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商贸全接触
  • 登入 / 登记

语言

  • EN
  • 繁
  • 简
  • 活动
  • 我的资讯
  • 联络香港贸发局
  • 订阅
  • 订阅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语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关于香港贸发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记 |

HKTDC.com 关于香港贸发局 My HKTDC

登入 登记

商贸全接触

Section Menu

  • 市场机遇
  • 可持续发展
  • 创业新声
  • 科技及创新
  • 时尚创意
  • 贸发局消息
  • 焦点专题

https://origin.hkmb.hktdc.com/sc/MTA3MjMxNjQzNQ

经贸研究
储存内容
分享 / 发送

请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然後按「...」以分享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及科研发展

2022年5月30日

潘焯匡



就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所言,现时四川和重庆是中国西部制造业发展最蓬勃的省份。当地不止产业基础雄厚,更有人口密集、自然资源丰富、创新要素集聚等有利于制造业与科研发展的条件。《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及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需形成区域内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制造业在成渝地区有坚实的基础,2020年工业生产值分别占重庆和成都生产总值28%及24%(占四川省28%)。为了让香港企业更瞭解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商机,本文将分析经济圈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布局,为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及寻求合作伙伴提供参考。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持续提高优势产业技术水平

《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庆和成都这两个大城市需要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并通过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协助经济圈内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借此强化这些地区的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要认识经济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方向,须先瞭解成渝地区现时工业领域的产业结构。以下是重庆、成都和四川省的主要产业,而成都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四川省全省的32%:

重庆市、成都市和四川省营业收入首五位的产业
(括号内数字为产业的营业收入占该市/省总营业收入比率)

重庆市

成都市

四川省

电脑、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4.3%)

电脑、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9.1%)

电脑、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4.6%)

汽车制造业 (17.8%)

汽车制造业 (8.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8.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6.1%)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8.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7.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4.8%)

农副食品加工业 (5.5%)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4.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5.3%)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21》、《成都统计年鉴2021》及《四川统计年鉴2021》

从以上数据可见,电子和汽车制造业是成渝地区最重要的产业,而现时这些产业高度集中于重庆和成都。另外,重庆和成都也兼顾非金属矿物商品制造业(如水泥和玻璃的制造)及铁路、船舶等运输设备制造业。而在四川省其他城市,除了发展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如钢铁生产)等重工业外,这些城市的农业产业链也十分齐全。

所以,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作支撑的产业结构,《纲要》提出要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建设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同时,经济圈也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通过培育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文创等创新应用,经济圈将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及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建设完整的电子产业链。

为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成渝地区将加快第五代移动通讯技术(5G)网络建设、扩大千兆光纤接入网络覆盖面、加快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部署、以及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宽带扩容。当以上基建逐渐建成,在成熟移动通讯网络的支持下,经济圈会积极发展物联网,以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1的城市智能感知网络,并实施车联网试点示范建设工程。

以上《纲要》的表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绘制了明确的发展蓝图。现时成渝地区的电子和汽车产业在全国处于较领先位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2020年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微型电脑及手提电话总产量分别占全国44%和18%,而汽车及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占全国9%及6%。《纲要》的表述显示,经济圈未来不单会寻求扩大现有产能,更会专注提升这些产业链的先进和完整程度。亦即表示,经济圈在制造电子和汽车消费品之余,也会参与更多产品开发工序,在加工制造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科研和创新元素。就如在重庆的渝北区,现时该区已聚集多家汽车智能化企业,为当地20多家车企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另外3家国产车企已于或正于重庆设置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相片:正在重庆进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测试 (相片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提供)。

正在重庆进行的自动驾驶系统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测试 (相片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提供)。

相片:重庆高新区 (相片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提供)。

重庆高新区 (相片由西部(重庆)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提供)。

壮大新兴和绿色产业

除了电子和汽车产业外,经济圈也会发展各种新兴和绿色产业。新兴产业方面,经济圈将会壮大先进材料产业,以及协同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现代中药产业。事实上,近年成都生物产业增长迅速。据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2021年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并汇集超过3,000家企业。成渝地区能继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后成为中国生物产业中心之一,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医疗资源。成渝地区除了有数家全国领先的大型医院和人口数量庞大外,更是全国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成渝地区因此成为了中国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试验和销售最理想的地点之一。而香港特区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9月签署的《川港高层会晤暨「川港合作会议」第二次会议备忘录》中更表明,两地政府将推动川港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医疗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等领域加强合作。

《纲要》也指出经济圈将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数控机床、摩托车等领域,培育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同时,经济圈将整合白酒主产区优质资源,壮大健康食品、精品服饰、特色轻工等产业,培育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从上文营业收入首五位的产业表格可见,《纲要》提出的产业是成渝地区现时已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可以预见,经济圈将会持续扩大相关产业的产能,务求增加这些产业的全国性竞争力。

绿色产业方面,经济圈将把握成渝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以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首先,经济圈将推进风光水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发展2,并研究开展氢能运营试点示范。第二,经济圈将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和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大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第三,经济圈将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合作、完善统一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以及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新型建材。在电动汽车日渐受市场重视的背景下,经济圈也会统筹布局电动汽车充电和换电配套设施。从这些政策可见,产业升级和推动绿色生产将同步进行。

《纲要》除了讲述以上优势、新兴和绿色产业如何发展外,也有讲述产业分布方式。经济圈发展电子和汽车产业会以重庆和成都都市圈为中心,形成中心区域专注研发,周边区域专注制造的布局。而在发展各新兴和绿色产业方面,经济圈北翼将专注先进材料、汽(车)摩(托车)配件等产业;而南翼地区将聚焦食品饮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节能环保等产业。在发展以上产业的过程中,经济圈会善用要素成本、市场和连接国内外各地区的优势,大力承接东部地区和境外的产业转移。但是,由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是要补充产业链欠缺的部分,承接标准会比以往更高。

相片:成都高新区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成都高新区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推动产学研协作

建设完整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离不开科研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会担任领导和统筹的角色。《纲要》指出,经济圈将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开发,在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并引导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使现有科研设施发挥最大协同作用,政府将统筹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高新区、重庆大学城和重庆高新区等,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和西部(重庆)科学城。

政府在领导和统筹的同时,也会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其中。政府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专注行业共性基础技术3和开发前沿引领技术的研究院,以及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究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另外,经济圈会实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以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以及鼓励相关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

事实上,成渝地区有著巩固的教育和科研基础。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4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成渝地区共有10家大学共19个学科入选。入选学科包括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中药学等,与成渝地区目标发展的产业十分契合。

同时,成渝地区人力资源供应也比较充足。根据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2020年四川省和重庆市的高校毕业生(即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总量超过60万人,当中约30%毕业生为工科毕业生。调查也显示,超过60%毕业生会选择留在四川省/重庆市就业。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使成渝地区具有大力发展科研的条件。

香港在成渝地区参与产学研协作已有一定基础。香港的一些大学已经积极在成渝地区布局,例如设立医学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可参阅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香港产学研的桥梁)。这些大学敏锐的发现成渝地区拥有优秀的人才、丰富的科研资源及庞大的市场,通过协调互补,能让香港的科研再上一层楼。这些研究机构可以协助企业落户成渝地区及寻找可供转化的科研成果。

相片: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小结:对港商的启示

现时,科研与技术创新已经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一个地区要越过发达经济体的门槛,越来越依靠该地区是否能够培育足够的创新动能,为该地区现有的产业提供发展的新动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的发展方向,便是希望通过引入更多科研创新的元素,强化当地既有产业之余,更为中国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所以,成渝地区的制造业及科研发展不会只局限于一地一城,而是将会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合作,从而在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建设相对完整和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在香港企业的角度而言,由于成渝地区有产业链相对完整、物流通道比较畅通、人力资源较为充足、电力供应稳定等优点,成渝地区作为拓展产能或进行产业转移的地点的确值得企业考虑。然而,到成渝地区开展制造业和科研项目的优点远不止于此。成渝地区是中国电子、装备、汽车、能源、农业和医药产业重镇;在经济圈的规划下,这些产业获得的重视和资源将会更多,当地这些产业的市场也会更庞大。现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讲求粤港两地产业链和市场深度融合。如果企业能将部分科研步骤延伸至成渝地区,从而将成渝地区、广东省与香港连结起来,将可令企业的科研实力更强、供应链更全面,也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1 泛在互联的网络(ubiquitous network)意指随时随地均能顺利连接的网络。

2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是指利用小型发电设施在用户端直接发电。发电方式可以是太阳能、风力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

3 行业共性基础技术是指在多个行业或领域广泛应用的技术。

4 「双一流」建设意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根据政策,入选的一流大学与学科需有突出的办学优势,中央政府会对入选的一流大学与学科提供包括财政在内的支持。

返回页首 ^
    主题:
  • 科技,
  • 先进制造业,
  • 双循环发展格局,
  • 绿色产业
  • 科技
首页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题

科技24759
先进制造业84625
双循环发展格局151317
绿色产业97113

文章主题

科技24759
先进制造业84625
双循环发展格局151317
绿色产业97113

interest_article

相关文章

2023年1月12日

金融科技助提升竞争力 新旧业界合作缔造双赢

2022年10月17日

贸发局秋季五大科技展 智能照明及机器人看俏

2022年5月13日

内地与香港推资助计划 深化两地创科应用研发

2022年5月19日

元宇宙构建商业生态圈 虚拟与现实营销创商机

Related Events

相关活动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DesignInspire

2023年4月12至15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 2023 (实体展)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贸发局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 2023 (商对易)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国际创科展 2023 (商对易)
活动搜寻

Social Share

关注我们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newpaper-img

订阅每周电邮通讯

banner-img


本人确定香港贸易发展局(“贸发局”)可将上述资料编入其全部或任何资料库内作为直接推广或商贸配对﹝因而可能成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众人士使用﹞,以及用于贸发局在私隐政策声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确认已获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权,将其个人资料提供予贸发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选项是按欧盟有关保护个人资料法律的要求而设,对于非欧盟/欧洲经济区的客户,请略过此项。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电邮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为登记用户,请即登记!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