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实现数字化:善用区块链技术
强化供应链韧性
2022年8月3日
陈永健, 傅至乐
全球疫情爆发,供应链的混乱状况接踵而来,暴露出全球物流业透明度不足、追溯不便,以致跨境运输未能持续无间地高效运作。全球企业大多已加快采用科技来应对疫情,而遭受重创的物流业同样也采用数字技术来提高其韧性或抗逆力。
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加上中国内地重新实施封城,令早已处于紧张状态的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受到冲击。中国内地各大海港备受压力,而国际货运价格又居高不下,以致航运频频延误,船期失准。
2021年,货柜船期的可靠性下降至35.8%。资料来源:Seatrade
俄乌危机大大冲击国际能源、商品和物流市场,从天然气、小麦到棉花等全球商品,出现了50年来最严重的价格波动,并导致贸易航线要避开俄罗斯和乌克兰,这种情况前所未见。
为避开俄罗斯领空,往来北美洲与亚洲的航班须飞越亚洲或北极,至少要多花3个小时。资料来源:彭博(Bloomberg)
为应对充满挑战的国际贸易和物流环境,许多人转向科技求援。虽然全球物流业者对科技并不陌生,可是新冠疫情及随之而来的供应链混乱状况却暴露出许多漏洞,令人们对全球化产生怀疑。为解决当前的物流瓶颈并提高未来供应链的韧性,物流业不能只是简单地引进科技,更要与供应链中所有相关业者携手协力,一起进行创新。
为加快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令全球贸易更加畅顺,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lobal Shipping Business Network,简称GSBN) 建立了一个区块链技术操作系统,致力开发一系列的产品,以提高全球贸易效率及协助全球航运转型。
香港贸发局经贸研究专访了GSBN首席执行官陈斯嘉,以瞭解数据基础设施如何帮助建立高效率的现代全球贸易网络,并填补总额逹2.5万亿美元的全球贸易融资缺口。
GSBN首席执行官陈斯嘉。GSBN是一个致力重塑全球贸易的独立非牟利技术联盟。
机不可失
陈斯嘉解释说,全球供应链系统十分复杂,很难找到一个能解决所有供应链问题的方案。「目前的供应链混乱状况是由两大问题引起,包括供求失衡,以及全球供应链经历数十年的全球化后变得零碎。」
他指出:「现时世界各地出现供应链瓶颈,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供求失衡累积而成的结果。面对消费需求强劲复苏及电子商务迅速兴起,生产和物流进度却未能跟上。此外,其他问题包括港口工人和司机人手短缺、码头内货物积压,以及工厂和港口因新一波疫情和封城措施而无法营运等。」
他并表示:「全球疫情令世界各地的生产和供应链变得更零碎化。制造商和物流业者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与所有相关业者协调亦变得非常困难。」
「供应链各组成部分必须根据相关信息作出最佳生产和物流决策,但是该等资讯可能不完整或已经过时。由于「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即订单变动的信息沿著供应链向上游传递时被扭曲,使产量超出预期,这种情况会使货运延误更为严重,增加不确定因素,继而导致存货增加和现金流短缺,使供应链更加混乱。」
然而,这些物流问题却使数字化得到更广泛应用。陈斯嘉说:「疫情促使业界从耗时的纸质信息交换,转向更高效的数字无纸化信息交换,但这并不足够。」
数字化能让供应链更透明和便于追溯,从而简化物流程序,改善相关业界之间的协调运作。同时,数字化还能为信息交换和实时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环境。
陈斯嘉解释说:「Cargo Release建基于一个区块链赋能的平台,提供无纸化和具透明度的解决方案,将进口港内的持分者,包括航运公司、收货人、代理和码头等连接起来。这项服务(Cargo Release)在东南亚和中国内地成功推出后,已扩展至欧洲,并正在荷兰鹿特丹进行先导计划。」
GSBN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已在东南亚、中国内地和荷兰推出的Cargo Release,让客户得以减省人手操作,毋须实际交换纸本文件便可放行货物。陈斯嘉说:「以该系统在上海的应用为例,由于节省了清关的所有麻烦,整个清关流程由原本的 2 到 3 天减少至只需1到2小时。我们发出的数字文件不仅广被接受,而且在发生争议时更可成为装运的证明。」
他续说:「对业界决策者来说,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便利相关业界之间的协作,还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因为纸本文件需要更多时间处理,而且较易出错。」
陈斯嘉指出:「Cargo Release拥有一个建基于区块链的安全数据交换平台,使我们能够与新市场、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和其他组织联盟等新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新业务合作伙伴能容易在建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换平台上连系。
透明度有助融资
陈斯嘉表示,由于过去几年许多银行均已启动与区块链有关的项目,因此金融机构普遍接受采用区块链技术。
有别于其他区块链赋能的贸易融资产品,GSBN的贸易融资解决方案更重视审核过程,而传统的审核方法需要大量资源。陈斯嘉说:「我们利用区块链来简化可靠信息的管理,减少行业之间在审核信息的需要。具体而言,我们旨在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欺诈风险,解决双重融资问题,使他们更愿意为中小企的国际贸易提供融资。」
他解释说:「传统银行不愿为中小企融资,原因是审核成本高但回报较低,违约风险也比较大。然而,一旦与货物有关的所有内容都加密至区块链中,透明度亦会提高。金融机构便可以更好地评估潜在的欺诈风险,因而更乐意为中小企融资,并能提供更佳的贷款条款及条件。」
他又指出:「若交易对方使用同一套文件,向多间金融机构为同一相关资产申请贷款,就可能构成双重融资及欺诈。由于区块链为每项数字资产提供独一无二的标记,只要整个物流业都采用区块链,这种做法将无所遁形。」
从行业内到跨行业协调
GSBN在香港注册成立,起初由8家全球物流公司共同创立,专业领域涵盖航运公司及码头营运商等。陈斯嘉希望有更多金融业机构参与,以加强现有的物流网络。
2021年9月,香港三大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星展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与GSBN合作组成贸易融资顾问小组,旨在提高贸易融资效率,利用来自供应链的可靠电子数据,帮助合作机构改善现有流程,并为中小企提供更佳的资金支持。
一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已在贸易融资业务中使用区块链技术。
经过与伙伴机构多月来的紧密合作,GSBN已完成Open Account和Letter of Credit两款贸易融资产品的概念验证(POC),两者均会通过GSBN,直接使用来自航运业的可靠数据。Open Account能让银行通过建基于区块链的平台,直接要求使用提单数据作为装运证明,而Letter of Credit则让银行可以使用在GSBN 平台上建立的电子提单(eBL)应用程式来获取相关信息,经授权后指示转移所有权。
陈斯嘉说:「贸易融资对国际贸易日益重要。香港和新加坡是亚洲两大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吸引许多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落户两地。这些概念验证是缩窄全球贸易融资缺口的关键步骤,我们正努力扩大金融网络,并为提高贸易融资效率不断创新。」
他透露:「未来数月,我们将进一步试行和完善贸易融资产品,然后介绍给更多金融机构认识。同时,我们亦已集合各方进行用户验收测试(UAT)。我们非常有信心能令金融业相信,区块链技术能够提高透明度,有助处理贸易和贸易融资。」
他并表示:「我们还会继续探讨在其他贸易领域使用区块链。例如,我们正在研究简化危险品付运流程,其中必须有危险品申请表(DGR)[1]、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2]和危险品申报表 (DGD)[3]。通过使用区块链,我们计划将整个流程推行无纸化,以便利跨行业和跨地域的数据验证过程。」
他补充说:「其他正在进行的项目涉及改善信息交换效率,这对于供应链的韧性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化、标准化和公认的信息交换平台,连接供应链上下游业者的所需时间便会很长。我们相信,创建一个更简化的框架,提高数据交换的质量,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展望未来,陈斯嘉认为科技将不断发展并重塑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他总结说:「科技是一条单程路。在GSBN等科技公司的帮助下,企业将继续寻找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密计算等新技术解决方案,以进一步强化业界的数字化转型。」
[1] 危险品申请表(Dangerous Goods Request,简称DGR):提供给承运人接受的装运危险品清单。
[2] 材料安全数据表(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简称MSDS):包含危险品申请表所列货物的详细信息。
[3] 危险品申报表(Dangerous Goods Declaration,简称DGD):危险品清单及相应的特定包装、识别标志和标签。
- 科技
- 银行服务
- 香港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