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
2020年6月18日
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广东省人民政府早前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 [2020] 82号) (下称《意见》),提出打造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标是到2025年,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和「培土」等六大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包括:
- 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和稳定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分工合理、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基本确立。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优化提升,集群供给体系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集群技术、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配置更加优化科学,形成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支撑体系。
-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集群产业链上中下游衔接协同更加紧密,大部分产业集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世界顶尖产品。集群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集群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更加开放包容。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是指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集群,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稳定器作用,产值5,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具体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绿色石化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汽车产业、先进材料产业、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
《意见》对于每个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都提出了具体的方向要求。其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基本解决「缺芯少核」问题。继续做强做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从「世界工厂」向「广东创造」转变,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此外,《意见》指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域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突出、附加值高、技术先进、增长潜力大等特征,产值在2,000亿元以内。具体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前沿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精密仪器设备产业。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