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强弱危机分析:创新及科技中心
2020年10月28日
2019年IMD数码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在全球 63 个国家及地区中,香港的排名由2018年的第11名上升到2019年的第八名,调查结果表明香港在技术及未来的准备度与其他国家对比有显著的提升,在这两项指标中,香港在技术设施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网络速度在全球排名第三,商业的灵敏度亦由第26名提升到第八名,但在知识方面(特别是科技的投入及教育公共开支)有所下降。
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虽然总体来说有所提高,但由罗兵咸永道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调查1来看,相比于其他关键功能来说,大湾区企业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香港所提供的创新及科技服务并不普遍,仅有27%的受访企业表示过去两年或现在有使用这类别的服务。当中使用频率较高分别是计算机服务(14%)和电讯服务(14%),而有在香港使用技术解决方案服务的更少,仅有7%。在深度访谈中,有较多受访者反映虽然香港在基础设施、金融、法律及专业服务行业等表现出众,但在较新的创新板块表现却稍逊,落后于其他区内城市的发展。虽然已投入使用多年的数码港以及香港科技园有助于香港建立创新科技的生态环境,但其他相关的支持有限,由此了解到其中一个因素是香港对创新及科技发展的投入不足,影响香港工商界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导致本地创新及科技的发展有所滞后。
图表2显示受访者对香港所提供的电讯服务评价最高有11.6分,而初创公司的支持和商业化服务得分为11.0分,受访者对这两项服务的获取便利性评价较高,均有4分或以上。
有接受深度访谈的受访者表示香港的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的科研重心偏向学术,欠缺将科研成果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动力,即使有一些科研成果成功商业化,也往往仅局限于本土市场,难以达到规模化。事实上,香港政府对于科研创新上的支援主要投放在学术研究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论文质素和引用上依然领先,大学学术排名跻身全球前列;然而,香港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较少。有受访人士直言香港未能把握好机遇,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产品推出市场,增加经济竞争力;相反,内地对科技企业则提供很多的支持,所以能将创新科技产业做到规模发展。
目前来说,香港能否保持传统行业优势以及改变创新科技相对落后的现象,正是香港能否巩固国际商业枢纽地位的一个关键因素。有受访者表示 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为香港与内地的科技合作提供了契机。进驻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科研企业可借助香港和深圳的创科优势,包括供应链、生产实力以及科研人才,继而成功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透过内地与香港联合资助计划,香港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可以直接获得中央财政资助,加强香港与内地不同省份的科研合作。
然而,相比香港其他的关键功能,香港的科研和创新服务的得分较为不理想,这反映了香港现在的创新生态圈及政府投放于建设创新科技生态环境的资源不足以应付初创企业的各种需求。得分最高的领域,仅有46%的受访者赞同或非常赞同「香港为初创公司提供了足够的融资渠道和机会」,得分只有3.4分 。对于其他陈述,如「香港的科技研发基础设施或举措(如香港科学园、数码港、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创科园)能够促进新兴技术在香港的发展」、「香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吸引更多来自内地及海外的企业家及人才」、「香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吸引更多来自内地及海外的企业家及人才」、「香港能为初创公司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提供很好的机会」 、「创新和科技领域的研发项目、初创公司及中小企业容易得到香港政府提供的激励和资助计划」,所得评分均表示受访企业对这些陈述有所保留。这调查结果与深度访谈中得到的反馈一致,受访企业普遍认为香港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激励措施以刺激新兴商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内地的科创公司比较多,香港在这方面的技术服务商竞争力不足,加上创新科技生态环境还不太完善,导致香港的创新科技行业发展比较缓慢。
另外,有深度访谈的受访者反映香港为初创企业提供的孵化及加速发展的支持有限,难以满足大湾区数以万计的初创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再加上申请政府资助的审批过程严谨和耗时长,并通常以实报实销方式提供资助,初创公司及中小企业不太容易得到政府提供的激励和资助计划。 香港虽具有顶尖科研机构和优秀的人才,但缺乏实际操练的业务场景,难以把学术知识转化为具商业价值的产品,在人才供给方面不如其他城市。
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虽然金融科技初创公司通过香港集资的例子屡见不鲜,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香港的金融科技类的集资额有11亿美元2(约85.8亿港元),比邻近的地方高很多。有受访者表示至今在香港本地培育成长的独角兽企业却寥寥可数。相比之下,内地的高科技板块取得有目共睹的经济增长,也孕育出多家高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企业。香港虽拥有开放公平的营商环境,但在抓住机遇培育知名的新兴科技企业方面还需努力,而传统龙头企业在创新方面也趋于保守,这是香港需要思考的问题。
虽然香港在推动创新和科技方面存在一些挑战,但前景还是相当乐观。投资推广署最新调查显示,2018年香港初创企业数目同比增长18%,达2,625家,超过三分之一来自香港以外的地区,包括英国、美国、中国内地等。未来,香港相关机构如能够加大力度在初创公司的孵化和加速成长方面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协助,再加上汇聚香港的海内外投资者、科学园以及数码港等机构的企业发展指导及适合业务发展的环境,香港是众多国内外私募基金及风险投资机构的落脚点,加上大学提供的优质人才,香港仍然有望成为创业者起步的地方。
1 有关此报告的背景资料,请参阅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枢纽的地位(摘要)内的附录。
2 资料来源: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金融科技发展讨论文件,CB(1)760/18-19(04)号文件
此简体中文版本的报告由香港贸发局根据罗兵咸永道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所提供的繁体中文版本编辑而成。如简体中文版本与繁体中文版本有任何冲突或含糊之处,则以繁体中文版本为准。
罗兵咸永道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其他罗兵咸永道实体,其合伙人,员工及代理人,不承担或接受本报告 (本身是中文或英文版) 引起的任何责任,而不是根据合同或侵权行为 (包括但不限制于疏忽),亦不承担任何由于阅读者可能对报告 (以前是中文或英文版) 的使用,不当使用或依赖而造成的损失或损害 (包括但不限于罗兵咸永道实体是指属于PricewaterhouseCoopers全球网路中的实体或合伙制事务所 (“罗兵咸永道实体”)。各部而相应的生的损失或损害) 的任何义务,责任或法律责任。各罗兵咸永道实体均为个别及独立的法律实体。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科技
- 电讯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
- 香港
- 香港
-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