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莞启动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21年4月9日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东莞市政府日前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 [2021] 21号),目标到2023年,产业平台、设施及环境基本完善,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硬条件与软环境体系不断完善,5G、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到2025年,培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突破,力争建成若干极具潜力的产业集群。《方案》规划约60平方公里,首批规划布局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分别为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东莞新材料产业基地、东莞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产业基地、东莞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有关措施包括:
规划建设产业基地
- 高标准架构轨道与道路交通、水电能源等城市设施网络;
- 高水平建设5G基站、智能工厂、产业创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 高质量建设学校、医院、城市公园、商贸服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先进、以人才为本的高品质产业基地。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利用政府专项债券、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探索把产业基地的优质资产包装形成具收益性的政府专项债券、REITs等金融产品项目,撬动园区开发建设资金。
打造低成本空间
- 对落户产业基地的优质企业推行产业用房「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产业供房方式,租赁期满且符合约定条件的,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至企业。
创新产业招商引资政策
- 对标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前100强企业,建立新兴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库,对新迁入的总部企业最高给予1亿元奖励支持,加强对龙头企业在用地、投融资、企业用工等优质资源要素倾斜。
构建多元化企业金融扶持体系
- 争取于2021年3月底前完成基金组建方案,年内设立规模200亿元的战略性产业发展母子基金群,支持拟落户(招引)基地内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优质项目;
- 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引导商业银行搭建银企互动平台,加强产业基地重点企业、成长性创新企业、重点项目与各类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增加资金有效供给,财政可给予贷款贴息补助;
- 在东莞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为在产业基地注册的优质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政府给予一定支持。
鼓励发展产业创新生态
- 围绕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行产业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对承担并完成核心技术突破任务的单位(或联合体)给予该项技术研发费用最高50%的资助;
- 鼓励产业基地内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平台,成功获批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按投资规模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项目提供快速获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
- 依托东莞产权交易中心,探索加强与广深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同运营「莞创板」,为东莞科创企业提供专属的挂牌展示、股权托管、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本运营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加强招引和培育人才
- 对于产业基地内的高端领军人才、中坚骨干力量、技术能手等多层次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职称等人才认定标准;
- 加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引进研发人才并给予引才补贴;
- 产业基地内从业的港澳籍同胞和海外人才,享有与国内人才同等的社会医疗保险服务,可在东莞投资购置居住物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资料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
- 科技
- 科技
- 科技
-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