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1X0AIV4B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善用跨境知識產權服務開拓國際市場

粵港合作發掘「大灣區」商機研究系列

2019年10月15日

相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牽涉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片由劉帥賢博士提供)
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牽涉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片由劉帥賢博士提供)

相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牽涉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片由劉帥賢博士提供)相片: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牽涉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片由劉帥賢博士提供)
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牽涉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相片由劉帥賢博士提供)

廣東省是中國對外貿易橋頭堡,不少位處大灣區的內地企業積極「走出去」拓展海外業務,同時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力。但國際市場環境轉趨複雜,企業在布局業務時可能面臨各種挑戰,特別在發展高增值和高技術業務時,容易涉及較複雜的商業交易和知識產權問題,例如有關商標、專利等涉外糾紛時有發生。在香港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劉帥賢博士[1]在接受訪問時指出[2],雖然企業可以通過不斷註冊相關權利,或收購所需品牌和技術以保障企業避免侵權指控,但若果缺乏適當規劃與管理,這些方法未必能達到理想效果。

劉帥賢以他曾處理的一個出口美國個案為例:「曾有一家美國進口商從中國採購消費品,當貨物運送到美國時,卻被當地另一家公司控訴產品專利侵權(這家美國公司是通過香港一家公司授權可在美國銷售)。兩家美企當時不惜在美對簿公堂,但有關問題其實要追溯至貨物從中國出口以前。這家涉疑侵權的美企在中國入貨時在沒有釐清產品可能涉及的知識產權歸屬情況下,內地出口商在接到美國訂單後便指示另一家內地製造商生產,知識產權不清晰問題早在出口以前發生,單在美國進行訴訟或談判,難以為涉案各方有效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產權的保護或權利主張一般有其地域性限制,所以國際貿易個案不但須考慮產品所涉知識產權的有效性,例如商標及設計專利是否適當、有效,也須同時顧及這些權利是否須分別在內地和相關出口市場地點取得合適註冊,或有關生產商、出口商、進口商等是否已經在相應地區獲得適當權利/授權。若有關權利只在內地註冊或取得授權,卻沒有在出口市場採取相應措施,在當地可能仍然面對侵權指控。

相片:發展高增值業務時容易涉及知識產權問題。
發展高增值業務時容易涉及知識產權問題。

相片:發展高增值業務時容易涉及知識產權問題。相片:發展高增值業務時容易涉及知識產權問題。
發展高增值業務時容易涉及知識產權問題。

對於這些錯綜複雜因素,劉帥賢道:「雖然個案的內地企業及美國客戶事先不知道那些產品可能侵犯他人權利,而且有關指控也有爭議空間,但在缺乏合適的知識產權規劃和管理下,被控訴者可能缺乏足夠支持與控訴人爭辯。另一方面,在美國的控訴人即使訴訟成功,如缺乏在中國內地獲得相關註冊或採取防範措施,不一定能防止同類事情再次發生,也不能借此機會將其在美國權益伸延至內地市場。

「顯而易見,上述個案其實牽涉超過兩家中外企業,以及內地和外國不同的知識產權註冊/管理體系、司法管轄區。這情況對於眾多內地涉外知識產權糾紛而言,其實屬典型例子。加上內地的商業習慣和文化與外國有所差異,以及語言隔閡等因素,爭議各方極難單靠自行談判解決糾紛,或難以只在海外市場或內地處理問題。他們其實須尋求具備專業知識的第三方,協調涉案各方處理爭議除了進行全面調查,也可協助所有涉案企業進行跨地域談判或調解,幫助各方求同存異訂立有效的整體解決方案,締造多贏結果。」

香港擁有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世界各地享負盛名,本港的服務業者又遵循國際商業慣例,同時熟悉內地企業習慣和文化,是內地和外國企業可信賴的服務平台。特別是本港服務業者可為內地、香港和海外企業規劃整體的知識產權解決方案,除了可通過世界各地的廣泛網絡,幫助客戶辦理一般權利的註冊、維護和其他管理事宜外,也可協助企業進行知識產權審計及相關的盡職調查,為他們的本地和國際業務提供有利的知識產權服務支援,不但幫助企業隨時在出現爭議時可有效應付第三方的侵權指控,也可為相關爭議提供調解、仲裁或訴訟管理服務,協調爭議各方共同尋求多贏方案,通過釐清事實、權利和責任,協商安排訂立知識產權收購、轉讓及/或授權等方法,為跨境知識產權糾紛提供多元化爭議解決機制,包括在整個大灣區以至一帶一路市場都可以調解,以達各方均可接受的和解方案解決爭議,並且為他們分別提供妥善的知識產權權屬安排。

按:有關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聯同廣東省商務廳代表聯合調研,請參考「粵港合作發掘『大灣區』商機研究系列」的其他文章。


[1] 劉帥賢博士是香港知識產權顧問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目前擔任香港特區政府工業貿易署知識產權顧問。

[2]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聯同廣東省商務廳代表於2019年第三季在香港訪問劉帥賢博士。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法律服務,
  • 知識產權,
  • 香港,
  • 中國內地,
  • 盡職調查,
  • 知識產權審計,
  • 知識產權規劃,
  • 走出去,
  • 主要趨勢,
  • 市場趨勢,
  • 粵港澳大灣區,
  • 香港貿易平台,
  • 知識產權糾紛,
  • 專利侵權,
  • 知識產權保護,
  • 知識產權歸屬
  • 法律服務
  • 知識產權
  • 香港
  • 中國內地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法律服務24701
知識產權75158
香港37022
中國內地36293
盡職調查78211

文章主題

法律服務24701
知識產權75158
香港37022
中國內地36293
盡職調查78211
知識產權審計138814
知識產權規劃138815
走出去73071
主要趨勢118851
市場趨勢73124
粵港澳大灣區106521
香港貿易平台78196
知識產權糾紛138869
專利侵權138870
知識產權保護75156
知識產權歸屬138871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3月20日

律政司率團訪泰促合作 夥貿發局推廣調解服務

2022年4月29日

《銷售公約》快將適港 港進出口商宜及早準備

2020年6月3日

服務貿易修訂協議生效 更開放利港商內地發展

2019年11月27日

CEPA修訂協議降門檻 助港服務業北上發展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5月24日

「推動高質量發展 ‧ 香港論壇」廣州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2023年6月28至30日

第22屆上海 CBME孕嬰童展

2023年8月28至30日

SIAL國際食品展 (深圳)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