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粵港澳大灣區:連通巴塞羅那走向遠方
巴塞羅那港是歐洲的門戶港口,其管理公司高層認為,香港是大灣區取得成功的關鍵。
2020年2月19日
1988年8月8日,巴塞羅那港在香港開展業務,當時主事者並不知道他們選擇的日子有多麼吉利。
當然,他們很快就認識到「8」這個數字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寓意。30多年後的今天,巴塞羅那港中國代表Juan Dedeu表示,幸運數字固然帶來好運,加上努力工作,他們已和香港建立起重要的經濟關係。隨著大灣區建設在未來年月的發展,這些關係將不斷壯大。
他說:「我們於1988年8月8日在香港開業時,並不知道這些數字組合的重要意義。但是回顧這些年來,可能是運氣好,加上辛勤工作,我們已建立起很特別及重要的關係。我們與香港建立的關係勢將延續下去,並在大灣區建設的支持下不斷壯大。」
大灣區旨在將廣東省9個城市與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緊密聯繫起來,創建一個經濟區域,成為中國下一階段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灣區覆蓋範圍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總計達1.6萬億美元。
Dedeu表示,對國際和西班牙營運商而言,巴塞羅那是重要的物流和配送中心,也是通往南歐和北非的重要門戶。大約100條常規航線連通這座城市與全球209個港口,包括香港,共有54個船東使用。巴塞羅那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地中海數一數二的工商業中心。
此外,巴塞羅那的腹地運輸網絡非常發達,可通往西班牙其他地區以至整個歐洲大陸,能為全球市場業者提供全面整合服務,以及針對不同界別需要的專業物流解決方案。

巴塞羅那港每年處理350萬個整裝貨櫃,其中23%來自或運往中國。目前,就貨流而言,巴塞羅那在中國的主要合作港口是寧波,其次是上海和鹽田。中遠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公司,與巴塞羅那合作多年,並在該城市設有總部。另外,香港和記在巴塞羅那港也設有碼頭。
Dedeu補充說:「我們與所有人的關係都非常好。香港即使失去長期以來作為中國最大港口的地位,依然十分特殊。」
香港經驗無價
Dedeu不但擁有人脈,還與香港商界和政府建立起重要的聯繫網絡。他表示,香港將繼續成為巴塞羅那港與大灣區開展業務的主要推動力。
他說:「我們對大灣區建設很有信心。我們深信,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戶已有很長的歷史,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以及與國際社會的悠久聯繫,更可以發揮關鍵作用,使大灣區建設取得成功。
「從巴塞羅那港的角度來看,整個大灣區市場應該充滿活力,不斷創新,並善用區內所有港口。香港的確切作用尚未完全發揮出來,但是我們相信,香港可以好好利用它的國際經驗。深圳雖然很出色,但是沒有香港的國際經驗。經驗是用錢買不到的。」
Dedeu解釋說,儘管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地區具有優勢,能夠生產價廉物美的貨品,不過香港在國際經驗方面絕對佔優,必須善加利用。
他補充說:「多年來,香港向全世界證明了其信譽可靠。港商說做得到的,他們就做得到。這種交付方面的可靠性和專業知識不是可以輕易買到的,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去建立。」
克服挑戰
但是事無完美。Dedeu指出,香港有不少挑戰要去克服。
他舉出一個非常基本的例子:過去在香港開設銀行戶口非常簡單,現在由於有關防範洗錢和恐怖分子融資的規定大大收緊,開立銀行戶口已不再那麼容易。
Dedeu說:「過去,您可以在一天之內或者打個電話就可在香港開設銀行戶口,現在卻可能要花數星期甚至3個月之久。我知道這樣做可能有重要原因,但香港必須採取一些措施來縮短辦理時間。」
在更宏觀的層面上,Dedeu說,雖然香港應該珍惜並傳承在英國管治時期獲得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現在必須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走向未來。
他說:「香港在悠長的歷史裡,向全球證明了它有能力成為世界一流的城市。大灣區項目不僅是中國的項目,也是世界的項目。香港具備成為中國國際窗口的所有特質。」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香港必須向前看,並充分接受本身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現實,完全融入大灣區建設等大型項目中,以確保未來的繁榮與成功。
Dedeu補充說:「中國有不少宏偉構想和計劃,現在我們(香港)必須成為這些宏圖大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是為了配合國內發展,也是為了支持它在世界上持續擴大的角色。」
通往南歐的門戶
全球貿易順暢興旺,國際經濟才能持續增長,欣欣向榮。近年來,巴塞羅那港定位為全球物流網絡的主要參與者,致力確保物流往來暢通無阻。
Dedeu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成為西班牙經濟的推動力。」他解釋說:「舉例而言,新加坡雖然是表現很好的港口,但卻是轉運港,沒有內陸市場。巴塞羅那港就有一個內陸市場,我們致力與進出口商等客戶保持密切聯繫。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不斷擴展內陸碼頭網絡,以便運送貨物。
「例如,巴塞羅那港每天有7班火車前往其中兩個內陸碼頭,一個在薩拉戈薩(Zaragoza),另一個在馬德里。我們還與里昂(Lyon)、波爾多(Bordeaux)、潘普洛納(Pamplona)和畢爾巴鄂(Bilbao)有運輸聯繫。這點非常重要。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而是成為我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
業務騰飛
2018年,巴塞羅那港總吞吐量達6,700萬公噸,比上年增長10%,創下歷史新高。對上一年,港口貨流已錄得26%增長,主要由於西班牙整體經濟增長3%,其中加泰羅尼亞的經濟增長3.4%。
總體而言,正如該公司2018年年報所述,該港口已建立堅實基礎,可以在成功和充滿活力的大灣區大展拳腳。
報告指出:「值得強調的是,在2017年我們是歐洲增長最快的港口,而所錄得的數據表明,我們總體上已回復到危機前(2008年)的水平。進口貨櫃數字尤其突出,2017年首次超過2007年水平。總括而言,我們的處境與10年前截然不同,我們的業績清楚地反映出周邊地區經濟的進展。」
- 物流與供應鏈
- 西班牙
- 香港
- 中國內地
- 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