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MTA3MjMxNjQzNQ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製造業及科研發展

2022年5月30日

潘焯匡



就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所言,現時四川和重慶是中國西部製造業發展最蓬勃的省份。當地不止產業基礎雄厚,更有人口密集、自然資源豐富、創新要素集聚等有利於製造業與科研發展的條件。《綱要》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及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需形成區域內分工合理、特色鮮明、相對完整、安全可靠的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製造業在成渝地區有堅實的基礎,2020年工業生產值分別佔重慶和成都生產總值28%及24%(佔四川省28%)。為了讓香港企業更瞭解成渝雙城經濟圈產業發展的商機,本文將分析經濟圈的產業發展方向與布局,為企業進行產業轉移及尋求合作夥伴提供參考。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持續提高優勢產業技術水平

《綱要》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重慶和成都這兩個大城市需要率先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產業結構;並通過產業轉移和功能疏解,協助經濟圈內有條件的地區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區域專業服務中心,藉此強化這些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基礎。要認識經濟圈發展先進製造業的方向,須先瞭解成渝地區現時工業領域的產業結構。以下是重慶、成都和四川省的主要產業,而成都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佔四川省全省的32%:

重慶市、成都市和四川省營業收入首五位的產業
(括號內數字為產業的營業收入佔該市/省總營業收入比率)

重慶市

成都市

四川省

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4.3%)

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29.1%)

電腦、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14.6%)

汽車製造業 (17.8%)

汽車製造業 (8.3%)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8.9%)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6.1%)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8.3%)

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 (7.8%)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5.0%)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4.8%)

農副食品加工業 (5.5%)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 (3.8%)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 (4.4%)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5.3%)

資料來源:《重慶統計年鑒2021》、《成都統計年鑒2021》及《四川統計年鑒2021》

從以上數據可見,電子和汽車製造業是成渝地區最重要的產業,而現時這些產業高度集中於重慶和成都。另外,重慶和成都也兼顧非金屬礦物商品製造業(如水泥和玻璃的製造)及鐵路、船舶等運輸設備製造業。而在四川省其他城市,除了發展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如鋼鐵生產)等重工業外,這些城市的農業產業鏈也十分齊全。

所以,為構建以先進製造業作支撐的產業結構,《綱要》提出要以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為主攻方向,建設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製造基地;同時,經濟圈也會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領域。通過培育超高清視頻、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文創等創新應用,經濟圈將聯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子及資訊科技產業集群,以建設完整的電子產業鏈。

為提供可靠的數據服務,成渝地區將加快第五代流動通訊技術(5G)網絡建設、擴大千兆光纖接入網絡覆蓋面、加快推進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部署、以及推動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寬帶擴容。當以上基建逐漸建成,在成熟流動通訊網絡的支持下,經濟圈會積極發展物聯網,以建設全面覆蓋、泛在互聯1的城市智能感知網絡,並實施車聯網試點示範建設工程。

以上《綱要》的表述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繪製了明確的發展藍圖。現時成渝地區的電子和汽車產業在全國處於較領先位置。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2020年重慶市和四川省的微型電腦及手提電話總產量分別佔全國44%和18%,而汽車及集成電路產量分別佔全國9%及6%。《綱要》的表述顯示,經濟圈未來不單會尋求擴大現有產能,更會專注提升這些產業鏈的先進和完整程度。亦即表示,經濟圈在製造電子和汽車消費品之餘,也會參與更多產品開發工序,在加工製造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科研和創新元素。就如在重慶的渝北區,現時該區已聚集多家汽車智能化企業,為當地20多家車企提供智能化產品和服務。另外3家國產車企已於或正於重慶設置新能源汽車生產線。

相片:正在重慶進行的自動駕駛系統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測試 (相片由西部(重慶)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提供)。

正在重慶進行的自動駕駛系統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測試 (相片由西部(重慶)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提供)。

相片:重慶高新區 (相片由西部(重慶)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提供)。

重慶高新區 (相片由西部(重慶)科學城管理委員會提供)。

壯大新興和綠色產業

除了電子和汽車產業外,經濟圈也會發展各種新興和綠色產業。新興產業方面,經濟圈將會壯大先進材料產業,以及協同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和現代中藥產業。事實上,近年成都生物產業增長迅速。據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2021年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匯集超過3,000家企業。成渝地區能繼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後成為中國生物產業中心之一,主要得益於其豐富的醫療資源。成渝地區除了有數家全國領先的大型醫院和人口數量龐大外,更是全國中藥材的主要產地之一。成渝地區因此成為了中國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發、試驗和銷售最理想的地點之一。而香港特區政府與四川省人民政府於2021年9月簽署的《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二次會議備忘錄》中更表明,兩地政府將推動川港在中醫藥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技術服務、產品研發等領域加強合作。

《綱要》也指出經濟圈將聚焦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能源裝備、工業機器人、儀器儀錶、數控機床、摩托車等領域,培育世界級裝備製造產業集群。同時,經濟圈將整合白酒主產區優質資源,壯大健康食品、精品服飾、特色輕工等產業,培育特色消費品產業集群。從上文營業收入首五位的產業表格可見,《綱要》提出的產業是成渝地區現時已有一定基礎的產業。可以預見,經濟圈將會持續擴大相關產業的產能,務求增加這些產業的全國性競爭力。

綠色產業方面,經濟圈將把握成渝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以打造國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首先,經濟圈將推進風光水多能互補能源基地建設,積極推廣分布式能源發展2,並研究開展氫能運營試點示範。第二,經濟圈將推動企業循環式生產和產業循環式組合,加大節能技術、節能產品推廣應用力度,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第三,經濟圈將深化跨省市排污權、水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合作、完善統一的綠色建築標準及認證體系,以及推廣裝配式建築、鋼結構建築和新型建材。在電動汽車日漸受市場重視的背景下,經濟圈也會統籌布局電動汽車充電和換電配套設施。從這些政策可見,產業升級和推動綠色生產將同步進行。

《綱要》除了講述以上優勢、新興和綠色產業如何發展外,也有講述產業分布方式。經濟圈發展電子和汽車產業會以重慶和成都都市圈為中心,形成中心區域專注研發,周邊區域專注製造的布局。而在發展各新興和綠色產業方面,經濟圈北翼將專注先進材料、汽(車)摩(托車)配件等產業;而南翼地區將聚焦食品飲料、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節能環保等產業。在發展以上產業的過程中,經濟圈會善用要素成本、市場和連接國內外各地區的優勢,大力承接東部地區和境外的產業轉移。但是,由於承接產業轉移的目標是要補充產業鏈欠缺的部分,承接標準會比以往更高。

相片:成都高新區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成都高新區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推動產學研協作

建設完整的先進製造業體系離不開科研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會擔任領導和統籌的角色。《綱要》指出,經濟圈將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製造和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戰略性產品開發,在四川天府新區和重慶高新區集中布局建設若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一批科教基礎設施,並引導地方、科研機構和企業建設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創新基地。為使現有科研設施發揮最大協同作用,政府將統籌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高新區、重慶大學城和重慶高新區等,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和西部(重慶)科學城。

政府在領導和統籌的同時,也會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其中。政府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組建專注行業共性基礎技術3和開發前沿引領技術的研究院,以及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或新型研究機構,共同承擔科技項目。另外,經濟圈會實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以引進和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以及鼓勵相關人才在區域內自主流動、擇業創業。

事實上,成渝地區有著鞏固的教育和科研基礎。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4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成渝地區共有10家大學共19個學科入選。入選學科包括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中藥學等,與成渝地區目標發展的產業十分契合。

同時,成渝地區人力資源供應也比較充足。根據2020年四川省和重慶市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報告》,2020年四川省和重慶市的高校畢業生(即研究生、本科生和大專生)總量超過60萬人,當中約30%畢業生為工科畢業生。調查也顯示,超過60%畢業生會選擇留在四川省/重慶市就業。以上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使成渝地區具有大力發展科研的條件。

香港在成渝地區參與產學研協作已有一定基礎。香港的一些大學已經積極在成渝地區布局,例如設立醫學研究中心、研究院等(可參閱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香港產學研的橋樑)。這些大學敏銳的發現成渝地區擁有優秀的人才、豐富的科研資源及龐大的市場,通過協調互補,能讓香港的科研再上一層樓。這些研究機構可以協助企業落戶成渝地區及尋找可供轉化的科研成果。

相片: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等產業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等產業 (相片由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提供)。

小結:對港商的啟示

現時,科研與技術創新已經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佔有更重要的位置。一個地區要越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越來越依靠該地區是否能夠培育足夠的創新動能,為該地區現有的產業提供發展的新動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的發展方向,便是希望通過引入更多科研創新的元素,強化當地既有產業之餘,更為中國發展成為創新型國家作出貢獻。所以,成渝地區的製造業及科研發展不會只局限於一地一城,而是將會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度合作,從而在中國西部內陸地區建設相對完整和安全可靠的區域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

在香港企業的角度而言,由於成渝地區有產業鏈相對完整、物流通道比較暢通、人力資源較為充足、電力供應穩定等優點,成渝地區作為拓展產能或進行產業轉移的地點的確值得企業考慮。然而,到成渝地區開展製造業和科研項目的優點遠不止於此。成渝地區是中國電子、裝備、汽車、能源、農業和醫藥產業重鎮;在經濟圈的規劃下,這些產業獲得的重視和資源將會更多,當地這些產業的市場也會更龐大。現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講求粵港兩地產業鏈和市場深度融合。如果企業能將部分科研步驟延伸至成渝地區,從而將成渝地區、廣東省與香港連結起來,將可令企業的科研實力更強、供應鏈更全面,也可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1 泛在互聯的網絡(ubiquitous network)意指隨時隨地均能順利連接的網絡。

2 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s)是指利用小型發電設施在用戶端直接發電。發電方式可以是太陽能、風力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

3 行業共性基礎技術是指在多個行業或領域廣泛應用的技術。

4 「雙一流」建設意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根據政策,入選的一流大學與學科需有突出的辦學優勢,中央政府會對入選的一流大學與學科提供包括財政在內的支持。

返回頁首 ^
    主題:
  • 科技,
  • 中國內地,
  • 先進製造業,
  • 雙循環發展格局,
  • 綠色產業
  • 科技
  • 中國內地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科技24758
中國內地36293
先進製造業83529
雙循環發展格局151316
綠色產業97106

文章主題

科技24758
中國內地36293
先進製造業83529
雙循環發展格局151316
綠色產業9710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11月28日

香港深圳結合創科優勢 助大灣區構建智慧城市

2022年10月18日

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出爐 香港反彈金融服務業升

2022年10月3日

港商進駐東莞十問十答 優惠政策鼓勵港人創業

2022年9月29日

初創研發活化卵子技術 增加人工受孕成功機率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DesignInspire

2023年4月12至15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2023 (實體展)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2023 (商對易)

2023年4月12至22日

香港國際創科展 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