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MTEwMTcyMzY1Nw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長三角產能疫後重啟
中國經濟重拾穩定發展勢頭

2022年7月4日

趙永礎,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駐香港貿發局中國商務顧問施春



相片:上海是內地經濟主要引擎之一。(shutterstock.com)

上海是內地經濟主要引擎之一。

中國內地自今年初以來多個地區爆發新冠疫情,但隨著政府實施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逐漸消散,加上中央及地方落實各項紓困政策舉措,大大降低疫情對當地經濟、以及對港資企業和外商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作為內地經濟主要引擎之一的長三角區域,自6月以來正加快復工復產;這次疫情受災較嚴重、身居長三角龍頭地位的上海市,也推出重振經濟的行動方案,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重新成為長三角的商務樞紐。可以預期,在有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內地的工業和生產活動將恢復穩定發展步伐,服務業和投資項目也會進一步復甦。在此背景下,港商宜盡快重新部署相關市場發展策略,並考慮與內地有關進口平台開展合作,在疫後攜手開拓中國內銷市場的商機。

近輪疫情消散,中國經濟回穩發展

自2022年4月份,中國內地多個地區爆發新冠疫情,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以至影響整體經濟發展步伐。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上海市,有關疫情防控措施影響交通運輸以至區內供應鏈及物流暢通,直接對工業生產造成較大衝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單月按年下降2.9%。上海市受疫情衝擊較大,單月工業增加值更減少62.6%,以致內地經濟主要引擎之一的長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於4月份按年下降14.1%。

儘管如此,在中央及地方部門的協調統籌下,內地的工業生產活動已於5月份回復增長,單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0.7%,2022年1至5月按年增長3.3% [1]。事實上,內地疫情自5月已開始漸趨緩和,在各地區政府加快推進物流暢通,保持能源供應等措施下,經濟和生產活動逐步恢復穩定。特別是長三角地區正加快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盡量減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上海已經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同時分批推進具備封閉運行條件的金融機構優先復工;另一方面,國際資本也繼續落實在華投資計劃,跨國企業在滬乃至長三角區域拓展業務的信心不減。

貿易方面,內地整體的進出口表現也逐步回復穩定。根據海關總署數字,雖然內地整體出口增幅由年初的雙位數字回落至4月的3.9%,但5月整體出口總值已重回快速增長步伐,達16.9%至3,082億美元;至於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上海,雖然4月及5月份整體進出口貿易額受疫情防控措施影響而有所下降,但復工復產措施自6月份陸續實施以來,對外貿易已回復穩定,並預期將逐漸恢復增長。由此看來,雖然近月疫情發展及有關防控措施對內地經濟和生產活動造成影響,但短期衝擊沒有影響長期發展趨勢;可以預期,內地經濟在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正在恢復穩定發展。

中國內地進出口總值 (億美元)


2021年

2022年


1至12月

按年增長%

1至2月

當月按年增長%

3月

當月按年增長%

4月

當月按年增長%

5月

當月按年增長%

全國進出口總值

60,515

30.0

9,734

15.9

5,048

7.5

4,961

2.1

5,377

11.1

出口總值

33,640

29.9

5,447

16.3

2,761

14.7

2,736

3.9

3,082

16.9

進口總值

26,875

30.1

4,287

15.5

2,287

-0.1

2,225

0.0

2,295

4.1

上海關區進出口總值

11,724

25.7

2,058

26.4

1,044

15.0

577

-40.5

692

-26.5

出口總值

6,762

24.8

1,235

26.6

622

32.1

301

-43.9

393

-27.2

進口總值

4,963

27.0

823

26.2

422

-3.4

276

-36.3

299

-25.6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中央及地方加快落實復工復產政策措施

宏觀發展背後,還須審視復工復產有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情況、個別地區和生產基地實際環境,以及企業在疫後恢復正常發展。特別在中央層面,國務院早於5月25日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有關通知直達各地的區(縣)等級別的政府部門,會議規模約100,000人,明確中央恢復經濟發展政策方向。其後,國務院於5月31日全文發布《關於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地實施6方面共33項措施,包括:

  • 財政政策

    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人民幣,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3項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並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2022年緩繳3,200億元;將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擴大至所有困難參保企業。
  • 金融政策

    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暫時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商用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推進平台企業合法合規境內外上市。
  • 穩產業鏈供應鏈

    優化復工達產政策,完善對「白名單」(疫情期間對部分封控區域企業按照白名單管理,白名單內企業可優先復工復產)企業服務。保障貨運通暢,取消來自疫情低風險地區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規定和收費。客貨運司機等在異地核酸檢測,同等享受免費政策。增加1,500億元民航應急貸款,支持航空業發行2,000億元債券。有序增加國內國際客運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員往來措施。
  • 促消費和有效投資

    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審批,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改造。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加大以務工代替賑濟政策實施力度。
  • 保能源安全

    落實地方煤炭產量責任,調整煤礦核增產能政策,加快辦理保供煤礦手續。再開工一批水電煤電等能源項目。
  • 保障基本民生

    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長三角地區,相關政府也出台具體的政策扶持措施,期望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盡快恢復。其中,作為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市政府於5月29日公布《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包括8個方面、50項政策措施,由6月1日起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審批制度,同時推出系列政策穩外資、促消費、擴投資。

浙江省政府5月底公布,推出38項穩經濟政策措施,覆蓋財政、金融、擴投資、促消費及穩外貿穩外資等8個方面。同時,江蘇省推出《關於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40項具體措施;安徽省也於6月初公布關於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共36項具體舉措。長三角地區主要省份及城市正全力實施穩經濟保增長的扶持政策,大大推動當地經濟復常發展。

上海各區復常發展

相片:內地的工業和生產活動恢復穩定發展。(shutterstock.com)

內地的工業和生產活動恢復穩定發展。

上海在此次疫情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也因為上海市是長三角地區的樞紐,有關衝擊同時影響鄰近省份及城市的供應鏈和生產活動。不過,隨著疫情逐漸消退,有關影響也逐漸消失。根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6月13日,上海9,47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6%,復產率達到69%。事實上,受本輪疫情影響,今年首5個月,上海的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都呈雙位數負增長,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相較4月、5月,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等數據均大幅回暖,顯示出上海經濟正在回暖復蘇,主要工商地區現已復常發展,包括: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

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自國務院於2021年2月批覆設立1年多以來,擔任聯通國際、國內市場的「彩虹橋」。雖然今年4月以來受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但自 6月1日起,隨著上海市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虹橋商務區除部分餐飲企業暫時還未恢復堂食以外(6月29日起上海全市餐飲企業也已全面恢復堂食),各類企業也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包括在商務區內對準長三角內銷市場、展銷外國商品的企業對企業(B2B)和企業對消費者(B2C)商舖及相關辦事處。近期,虹橋商務區管委會更公布《關於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政策效應支持商務區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加快恢復發展的工作方案》,推出措施包括於2022年度的專項資金預算5至6億元人民幣,對具有市場引領性的線上線下消費活動列入高端商務活動,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資金支持。

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國務院於2019年8月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成立「臨港新片區」。不過,2022年3月以來臨港新片區經受新冠疫情衝擊的嚴峻考驗。為紓緩疫情影響,臨港自5月4日以來實施《臨港新片區全力抗擊疫情助企紓困的若干政策措施》,紓困政策惠及片區內企業近5,000家,各類財力直接扶持資金超過1.7億元。臨港新片區面對新冠疫情,克服疫情重重困難,在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同時,全力推動了重點企業和重點工地的復工復產。截至5月底,315家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已率先100%復產, 46個重點工地也有22個復工,為全市穩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6月21日,臨港新片區1,220家工業企業也已全部復產,合計返崗97,000人,重點企業產能恢復率達90%以上[2]。

企業重啟產能恢復活力

個別項目和企業方面,作為上海市重大工程的虹橋商務區 - 上海機場聯絡線項目已自 6月1日恢復施工,與虹橋機場、浦東機場、虹橋火車站、鐵路上海南站、上海東站等主要對外交通樞紐銜接,將有力推進長三角綜合交通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該項目全面復工後,機場聯絡線項目將迎來一號、三號坑封頂的重要節點,預計在2023年底如期竣工。

位處虹橋商務區內、作為進博會「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的標竿型平台企業之一 -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G-Hub」與另一平台「虹橋品匯」已分別於6月3日及6 日正式恢復營業。這些進博會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為各類客商提供商品清關、物流配送、加工倉儲、商品分銷、供需對接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務,而平台的B2B展示採購功能,及B2C的零售消費功能,更可在疫情後繼續服務海外企業,為他們打開一條高效便捷的進口中國貿易通道,更有效拓展長三角以至全國的內銷市場。

至於在臨港新片區的核心先進製造業產業集聚區,停工23天的特斯拉(Tesla)上海超級工廠早於4月19日率先開始恢復生產,臨港新片區政府、企業與社會各方一起努力,克服交通運輸、物流倉儲、配套供應商、人員返崗等諸多困難挑戰,使特斯拉成為上海首批復工復產的先進製造業企業。復工以來已累計生產整車40,000輛,1至5月累計交付整車逾210,000輛,按年增長超50%。[3]

此外,另一落戶臨港新片區、從事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及投融資管理的上海信達諾有限公司,即使在疫情封控管理期間,在新片區管委會幫助下,仍累計成功開展了5筆線上離岸轉手買賣業務,結算總金額近2億人民幣,為加快臨港新片區新型國際貿易產業集聚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1]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2] 資料來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3] 資料來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

返回頁首 ^
    主題:
  • 中國內地,
  • 長三角,
  • 虹橋,
  • 臨港新片區,
  • 新冠疫情,
  • 進口
  • 中國內地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長三角82593
虹橋147166
臨港新片區140912
新冠疫情150933

文章主題

中國內地36293
長三角82593
虹橋147166
臨港新片區140912
新冠疫情150933
進口82744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7月18日

中國調整部分進口化妝品申報要求

2021年8月24日

內地公布2021年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再分配安排

2021年8月9日

進出口企業可申報廣州2022年發展專項資金進口貼息

2021年7月27日

內地實施進口乳品檢測報告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5月26至28日

港 • 潮流︱深圳

2023年6月28至30日

第22屆上海 CBME孕嬰童展

2023年8月28至30日

SIAL國際食品展 (深圳) 2023

2023年11月5至10日

第六屆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