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自貿港公布優化營商環境3年行動方案
2022年7月8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全面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圍繞最低市場准入、最簡權力清單、最優審批服務、最有效監管「四最」目標,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瓊府辦函 [2022] 183號),從多方向提出行動方案。有關內容包括:
構建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
-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最簡權力清單,依法採取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等方式,持續減少行政許可事項。深化「極簡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將改革範圍拓展至省級、市縣產業園區以及其他具備條件區域。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進一步理順審批與監管、省級審批部門與市縣審批部門之間的指導關係。推行「信用+審批」,對符合信用承諾的事項實現「秒報秒批」、「智能審批」和「信用審批」。深入實施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力爭「零跑動」事項佔政務服務總數比例年均增長15%。
- 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深化「多稅合一」申報改革,擴大稅費繳納綜合申報範圍。優化發票申領「白名單」服務。推廣應用電子發票,加快非接觸式發放稅務UKey全覆蓋。
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放寬市場准入若干特別措施、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推行「一業一證」和「一業一照」改革,開展「證照一件事」主題服務。探索實施市場准入承諾即入制,嚴格落實「非禁即入」,對具有強制性標準的領域,率先取消一批行政許可和審批事項,建立健全備案制度,實現「准入即准營」。
- 實現開辦企業便利化:完善「海南e登記」平台,將企業開辦營業執照辦理、印章刻製、發票和稅務UKey申領、參保登記、社保後登記、住房公積金單位開戶整合成「一件事」,辦結時限壓縮至1個工作日。深入推進「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改革。
- 確保招投標和政府採購公開公平公正: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推進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推行招投標評定分離定標方式。完善交易規則,推行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探索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制度,發布時間為招標公告發布之日前至少30個工作日。
構建自由便利的貿易投資環境
-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海南20條落實舉措的實施工作。探索先行先試《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積極發展國際會展、國際運輸、國際醫療、國際旅遊等產業,力爭服務貿易額年均增長12%以上。對貨物貿易逐步實行以「零關稅」為主要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力爭貨物貿易額年均增長10%以上。
- 優化通關模式和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儋州洋浦「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和通關便利措施試點擴區。推廣「洋浦港-海口港」組合港通關模式,更好支撐外貿集裝箱在洋浦港集港運營。持續精簡監管證件和隨附單證,推進空港口岸通關作業電子化流轉,力爭進口通關時間每年壓縮10%以上,出口通關時間2個小時以內。依法採信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驗機構檢驗結果。給予海關AEO企業(經認證的經營者)更便利的通關服務。
- 強化外商投資服務和保護:簡化外資項目核准手續,所有備案的外資項目實行告知性備案管理。提高外資行政許可辦理效率,在符合外資安全審查要求前提下,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保護和直接關係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以及依法應當當場做出行政審批決定的行政審批事項之外,推行外資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定期更新和發布《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指南》,持續提升政府門戶網站國際服務水平。完善外資企業投融資、人員出入境等便利化舉措,降低外資企業運營成本。
資料來源:海南省委自由貿易港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