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廣州推152項穩經濟政策措施
2022年7月8日
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商務諮詢團隊
為推動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以及廣東省實施方案在廣州市落地落實,廣州市政府公布《廣州市貫徹落實國務院〈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穗府 [2022] 6號) ,結合深化實施2022年以來廣州市出台的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加快發揮更大政策效應,推出152項穩經濟政策措施。其中內容包括:
進一步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落實力度
- 嚴格落實國家已出台的小微企業和製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個行業留抵退稅政策,確保存量留抵稅額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按月全額退還。採取有力措施加快辦理進度,在納稅人自願申請的基礎上,2022年6月30日前集中退還微型企業、小型企業以及製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大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
- 緊密對接國家新增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7個行業企業實行增量按月全額退還、存量一次性全額退還留抵稅額的政策,提前做好工作準備,確保第一時間落實到位。
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政策
- 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全年支持逾3,500家外貿企業。拓展產業鏈承保,深化銀保企三方合作,創新保單融資產品,實現短期險保單融資增信保額超100億元。
- 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盡職免責機制的引導作用,加大對符合條件的科創、涉農、小微和受疫情影響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
落實社保費緩繳政策
- 按照國家和省部署,在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支付的前提下,對符合條件地區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限階段性實施到2022年底。
- 實施製造業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補貼,2022年對市內註冊、持續經營的製造業小型微利企業,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
- 落實省「首貸戶」貸款貼息支持政策,對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在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首次申請貸款的小微企業給予不高於1%的貼息補助。
- 協調推動金融機構和市屬國有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質押等融資。自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對符合條件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應收賬款融資的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在線確認,按實現應收賬款融資年化金額不超過1%的額度給予獎勵。
- 鼓勵開展中小企業應收賬款信用保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區適當給予企業保費補貼,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引導具有資質的保險機構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助力減輕中小企業應收賬款逾期壓力。
- 實施知識產權金融創新促進計劃,推廣知識產權混合質押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知識產權等新領域質押融資,年內融資超100億元。
優化企業復工達產政策
- 積極落實省部聯動和區域互認,協同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企業復工達產。加快名單內企業貨物清關及轉運,在港口、航運、機場、高速通道物流正常運輸。
- 積極引導各區落實屬地責任,在發生疫情時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進行閉環生產,保障其穩定生產,原則上不要求停產。做好疫情防控指導,加強企業員工返崗、物流保障、上下游銜接等方面服務,盡量減少疫情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
加快推進重大外資項目積極吸引外商投資
- 全面落實《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領域,外資企業可憑在發展改革、商務等部門獲得的鼓勵類項目信息確認結果直接到海關辦理相關免退稅手續。支持外商投資設立高科技研發中心,對經認定的外資研發中心,進口科技開發用品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 對認定為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博士後工作站的外資研發機構,以及對外資研發機構通過評審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台建設項目,爭取省給予專項資金資助。對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在廣州新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外資研發機構,可按照「一項目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 建立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建立完善與在穗外國協會、外資企業常態化交流機制。積極對接歐美、日韓等駐華商協會及投資促進機構組織開展系列線上線下招商活動。
資料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
- 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