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ODQ5NjEzNDA1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香港智慧醫療發展趨勢

2021年9月13日



新冠疫情對環球經濟和人們生活模式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智慧醫療產業卻因疫情關係而急速發展。社會對智慧醫療科技的關注和接受程度亦與日俱增,遙距醫療、醫療物聯網、健康數據管理等應用技術的發展潛力深厚。另一方面,面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人口減少的問題,利用科技通過醫療、服務、管理層面的自動化及電子化,減輕對人手需求的壓力。對此,貿發局經貿研究設立了「智慧醫療」專題,並邀請了多家從事醫療健康相關的科技企業探討智慧醫療在香港應用領域及未來發展方向,此文章歸納及整理了智慧醫療在香港發展的趨勢。

疫情驅動遙距醫療應用​​​​​​​

相片:疫情加促遙距視像診症的應用

疫情加促遙距視像診症的應用。

疫情期間,部分病患者為避免求醫時被交叉感染的風險,未能適時地到醫院或診所求醫、覆診或接受治療,遙距醫療的應用實為大勢所趨。香港部分公立醫院及私營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推出視像診症服務,例如香港伊利沙伯醫院因應疫情推出視像診症服務,讓市民大眾認識和瞭解遙距醫療的實際應用情況。另一方面,通過先進的電子通訊科技,一站式的遙距醫療應用程式平台例如DoctorNow及DrGo,主要提供輕微疾病(例如發燒咳嗽、腹瀉/嘔吐、皮膚問題、情緒病等)的診症和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的定期覆診和健康管理。病人可以足不出戶便能通過遙距視像診症,並由應用程式平台把診斷結果及藥物送到病人指定地方,更能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或長者帶來方便。不過,一些需要身體診查的緊急護理和複雜的情況仍須醫生臨床判斷,並不適合遙距視像診症。

對比其他市場,香港遙距醫療的發展相對滯後。雖然香港醫務委員會於2019年12月發出Ethical Guidelines on Practice of Telemedicine《遙距醫療實務道德規範指引》,列明醫生使用遙距醫療取代傳統的醫療服務和建議時,完全有責任滿足所有法律和道德要求,而以面見方式會診的護理病人標準,同樣適用於遙距醫療。由於遙距醫療的執行細節和標準仍未具體確定,部分私家醫生因此而卻步。另一方面,遙距醫療非常依靠一個完善和安全的視像診症平台進行,並不能單靠視像電話或視像會議軟件進行。因為病人的資料和病歷、醫生的診斷和處方都屬於病人私隱,必須保密。因此對視像診症平台的資金和訊息技術的投入十分龐大。

善用科技提升醫療效率

科技提供創新及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幫助醫療服務業應對服務需求上升帶來的挑戰。近年,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一直努力開發資訊科技方案,以支援臨床工作。例如開展「智慧醫院計劃」,當中包括一個輪候管理系統,藉此簡化診所和醫院門診的候診安排。2019年12月,醫管局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讓市民透過智能手機管理在醫管局的就診安排。除此之外,部分的公立醫院亦成為發展智慧醫院的試點。例如,將軍澳醫院已於院內設立5G網絡,讓醫護人員可在手術過程中透過5G智能眼鏡,即時共享內窺鏡圖像。這些科技進一步提升香港公共醫療系統的效率。

一些從事資訊科技的香港企業,也積極研發醫療科技應用。例如萬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針對醫療物聯網市場,已研發出19個適用於醫療機構的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藥房管理系統、智能洗衣追蹤系統和庫存管理系統等。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一個用於醫院內部的藥品檢索系統-「智能配藥系統」。病人整個取藥過程可由3小時縮短至30分鐘內 ,大幅節省病人的等候時間、減少人為錯誤及人力成本,提高藥劑部的營運效率和準確度,以及提升病人的取藥體驗。自系統推出後,至今已有逾10間香港公立醫院使用。

另外,香港首家智慧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CUHKMC)已於2021年1月投入服務。憑藉全面無紙化的電子病歷紀錄、流動資訊科技和實時數據,以及物聯網的應用,支援病人診治流程,為病人提供無縫及有延續性的醫療服務,同時統籌及加強專業醫療團隊服務的整合能力,讓病人與醫護人員有更密切的交流,並建立和優化管理系統,促進醫療成效,提高醫院運作及服務效率。

病歷和自我監測生理數據的整合

除了公營及私家醫院會利用電子數據系統提高效率外,香港的一些診所、醫療集團等機構也會通過智能化去管理和處理病患的醫療數據,並協助個人用戶定時監測身體健康數據,讓醫護為病人,特別是長期病患者,提供更精準全面的診斷和護理。例如醫療集團內的專業應用平台可以連接 X 光機等醫療器材,自動傳送病人檢查圖像到電腦系統,方便醫生查閱。醫生在有需要時,可以轉介病人到集團內的專科醫生作進一步治療和跟進,免卻病人攜帶病歷、檢查報告等四出求醫的煩惱。特別是一些長期病患者有不同時期和類型的驗身報告,集團內的醫生可以通過專業應用平台,隨時查閱患者的病歷以便調節藥物的劑量,從而提升醫療效果。

除了醫療數據外,一些智能穿戴式設備可以配合個人用戶的健康管理流動應用程式,讓用戶記錄日常食物卡路里攝取量、血糖、血壓、心率和步數等。一些長期病患者,例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量度和監測血糖指數,以便醫生調節藥方及劑量。通過整合病歷和生理數據,讓醫護人員全面瞭解用戶的個人健康狀況,同時讓用戶更清楚瞭解自身的身體狀況。長遠而言,則可通過整合醫療機構和個人用戶的健康電子紀錄,再利用雲端運算、人工智能善用醫療數據,為發展新一代智能醫療做好準備。

香港發展醫療科技的優勢

綜觀而言,智慧醫療產業將會是未來發展的增長極,而香港具備不少優勢及強項發展相關的醫療健康科技。首先,香港在國際醫療界具有良好的聲譽,在不少專科範疇,例如腸胃科、糖尿科、腫瘤科和非創傷性產前診斷,在國際醫學界享負盛名,定能協助醫療科技發展的研究及應用。其次,香港擁有專業的研發人才,根據《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香港有3所大學排名躋身首50名。加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能吸引海外優才到港發展。第三,香港具有成熟的法律體制,當企業與內地及其他海外公司和機構合作時,往往涉及技術轉移和知識產權等問題,香港的法律專業人士在處理國際商事法方面經驗豐富,可就多個範疇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第四,香港雖為彈丸之地,但背靠大灣區製造基地,不少創新科技在香港研發後,在推動研發成果商品化時都會在大灣區尋找生產合作夥伴及拓展市場的機會。

由於香港本地市場規模較小,企業需要拓展內地或海外市場才能擴闊發展空間。但醫療領域的相關技術、產品、器械等一般都需要獲得當地醫療監管機構認可及註冊,因此在拓展市場時往往需要花上數年的時間。長遠而言,疫情喚醒了大眾對健康的重視,更加速醫療科技發展和應用,當前正是香港推動發展智慧醫療的時機。

返回頁首 ^
    主題:
  • 醫療及保健服務,
  • 香港,
  • 遙距醫療,
  • 智慧醫院計劃,
  • 生物科技,
  • 物聯網,
  • 雲端運算,
  • 人工智能,
  • 新冠肺炎
  • 醫療及保健服務
  • 香港
  • 香港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醫療及保健服務24719
香港37021
遙距醫療145265
智慧醫院計劃149156
生物科技74584

文章主題

醫療及保健服務24719
香港37021
遙距醫療145265
智慧醫院計劃149156
生物科技74584
物聯網76837
雲端運算102236
人工智能119049
新冠肺炎14108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2年11月25日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促大灣區醫療創新合作

2022年10月5日

港建築商藉可持續優勢 憑數據化設計灣區突圍

2022年9月19日

初創改寫傳統醫保方案 全面照顧僱員身心健康

2022年4月11日

初創藉健康監測闖名堂 貿發局助拓海內外市場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5月16至25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2023 (商對易)

2023年5月16至18日

香港貿發局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 2023 (實體展)

2023年5月17至18日

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 2023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