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前景:巴基斯坦
專訪巴基斯坦駐香港總領事比拉爾‧艾哈邁德‧巴特(Bilal Ahmad Butt)
2021年11月5日
薛冠楠
巴基斯坦駐香港總領事比拉爾‧艾哈邁德‧巴特(Bilal Ahmad Butt)(相片由巴基斯坦駐香港總領事館提供)
巴基斯坦於2020年2月26日出現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該國目前正爆發第三波疫情,截至2021年9月感染人數已超過120萬。不過,巴基斯坦人口超過2.2億,是全球第五人口大國,因此人均確診數字其實低於許多發達經濟體。該國的感染率較低,與其人口結構有利抗疫,以及政府採取適切行動應對危機有關。
在2019至2020財政年度(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新冠疫情對巴基斯坦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影響很大,以致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下跌0.47%,是該國自1950年代以來首次出現衰退。然而,巴基斯坦迅速復甦,在2020至2021財政年度,實質GDP增長3.94%。由於私人投資強勁、商業活動改善、疫苗接種計劃平穩推行,以及當局採取多項經濟刺激措施等因素,亞洲開發銀行預測,在2021至2022財政年度,該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質GDP增長4%。
香港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助理首席經濟師薛冠楠專訪巴基斯坦駐香港總領事比拉爾‧艾哈邁德‧巴特(Bilal Ahmad Butt),以瞭解巴基斯坦如何應對新冠疫情,並探討該國的經濟前景,以及在疫後能為香港企業提供的機遇。
薛:可否簡述一下巴基斯坦的疫情和疫苗接種計劃的進度?
巴特:新冠疫情為巴基斯坦帶來前所未有的社會及經濟挑戰。不過,與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水平相若者比較,巴基斯坦的疫情已算溫和。2020年6月,每日新增感染人數達到6,600人的高位,現在每天新增確診個案已回落至3,000宗以下。這情況多少與巴基斯坦的人口結構有關。我們有60%的人口年齡介乎16至40歲,這對抗疫較為有利。巴基斯坦還擁有完善的醫護體系,不少醫生曾在海外一流大學受訓,有助我們有效地追蹤新冠病毒患者,進行診斷和護理。
巴基斯坦政府迅速回應疫情,按地區狀況實施針對性的封鎖措施,以遏制病毒傳播。政府並把疫苗接種計劃擴大到所有15歲以上的公民,並計劃在2021年底或之前為7,000萬人接種疫苗。截至2021年9月20日,全國已施打7,380萬劑疫苗,其中5,490萬人已接種至少1劑疫苗,2,300萬人完成接種,約佔人口的10%。疫苗接種計劃進展順利,可望實現目標。巴基斯坦政府密切注視疫情的發展,繼續保持警惕,特別是Delta變種株引起的風險不斷上升,不能掉以輕心。
薛:新冠疫情對巴基斯坦經濟造成甚麼影響?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巴基斯坦政府採取哪些措施支持企業和經濟?
巴特:新冠疫情打擊巴基斯坦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不過政府採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並及時推行應對政策,均有助減輕疫情帶來的衝擊。
自疫情爆發以來,巴基斯坦便選擇採取平衡政策,盡可能兼顧疫情防控與經濟活動的需要。正如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所言:「既要阻止病毒傳播,又要盡量減少對貧窮人群和國家經濟的影響」。當局發布智慧封鎖(smart lockdown)指引,以便地方政府應對疫情。一旦通過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病毒傳播明顯增加,即每1,000人有超過1.5宗確診個案時,當局就會在已確定的高危地區實施小規模的針對性封鎖措施,以截斷傳播鏈。此舉可代替全面封城,從而避免大範圍封鎖以及商業活動中斷。疫情期間,許多國家都陷入停擺,但上述措施使巴基斯坦的工廠和企業得以繼續營運。
除了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外,政府還推出總額1.2萬億巴基斯坦盧比(約70億美元,或550億港元)的綜合救助計劃,當中包括財政和貨幣措施。我們的中央銀行,即巴基斯坦國家銀行把利率從13%降至7%,並維持至2022年。政府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延長貸款償還期,並豁免緊急醫療設備的進口關稅,以及向企業和設施發放現金和退稅等。
薛:巴基斯坦在疫後有甚麼發展重點,以支持經濟長期增長?香港企業應關注哪些重點領域?
巴特:巴基斯坦政府已定出7個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行業。我們認為,這些行業可以支持長期增長,並促進疫後的經濟發展。巴基斯坦投資委員會提供這些行業的資料,以及在巴基斯坦開展業務的指南。我們認為,以下行業特別值得香港企業注意:
旅遊和酒店業
巴基斯坦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自然與人文景觀兼備。全國地貌多姿多彩,既有壯麗冰川、浩瀚沙漠,也有深幽山谷和美麗海灘。巴基斯坦有6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包括有4,500年歷史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考古遺址、塔塔(Thatta)的馬克里(Makli)古蹟和比比賈溫迪(Bibi Jawindi)陵墓。此外,卡拉奇(Karachi)、拉合爾(Lahore)和伊斯蘭堡(Islamabad)是商務旅行的主要目的地。英國背包客協會(British Backpacker Society)將巴基斯坦評為2018年世界最佳探險旅遊勝地,形容我國是「全球最友善的國家之一,山地風光之美超乎任何人的想像」。2019年,巴基斯坦接待的國際遊客達127萬人次,比5年前增加30%。
巴基斯坦政府希望發展旅遊業,使之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之一,並實施相關政策以吸引外地遊客來訪。2019年3月,當局大幅簡化簽證申請計劃,允許來自大多數國家/地區的外國遊客申請電子或落地簽證。新建的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改善了山區旅遊熱點之間的交通連接。不過,目前全國各地仍缺乏酒店和接待設施,尤其是高級酒店。香港以旅遊及酒店業著稱,在建設、管理和經營五星級酒店、優質餐飲及其他旅遊服務方面經驗豐富。對有意在南亞投資或拓展業務的香港酒店企業來說,巴基斯坦可謂理想地點。
新冠疫情重創巴基斯坦旅遊業,其中國際旅行限制造成的影響尤其嚴重。然而,巴基斯坦在開放邊境方面取得進展,大多數國家的旅客只須在抵達時出示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便不必隔離。我們期待,隨著未來數年全球逐漸恢復旅遊往來,我們的旅遊業也能進一步壯大。
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
比比賈溫迪陵墓
資訊科技業
資料來源:巴基斯坦資訊科技及電訊部
全球數碼化有加快之勢,近年巴基斯坦的資訊科技業同樣迅速增長。根據2018年發布的《巴基斯坦數碼政策》和《巴基斯坦2025年願景》,預料到2025年,我國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業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政府認為,初創社區、自由工作者、開發人員和資訊科技學生都是政府策略的重要支柱。現時,巴基斯坦有過萬家資訊科技公司,以及超過300,000名懂英語的資訊科技專業人員。我國的人口年輕,資訊科技教育體系健全,因此每年可以合理的工資水平,為就業市場提供約25,000名資訊科技畢業生。另外,政府也有投資於電訊基礎設施,以支持資訊科技業發展。資訊科技及電訊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超過85%的電訊基礎設施使用光纖電纜,寬頻普及率約為41%,用戶達9,500萬名。
現時,巴基斯坦的資訊科技業專注於軟件開發、顧問和支援服務。電腦軟件、軟件顧問服務和其他電腦服務的出口總額佔全國資訊科技業出口的80%以上,客戶來自120多個國家。資訊科技業的國內市場也顯著增長,由於各行各業日益採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年收入計算,市場規模估計已達到10億美元。如今,超過300家國際公司已在巴基斯坦設立全球顧問服務中心、研發設施或業務流程外判(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服務中心,包括IBM、賽門鐵克(Symantec)和標普全球(S&P Global)等大型企業。巴基斯坦在全球自由軟件開發市場中排第四位,提供收費便宜且組合靈活的服務。全國各地已建成16個專供資訊科技業者入駐的軟件科技園,提供安全和相宜的房地產及辦公空間。
巴基斯坦正積極在軟件公司、電子商貿、流動商貿、資訊科技園區和創業培育中心等領域招商引資。勞工成本低、資訊科技實力雄厚等都是巴基斯坦的優勢,香港以至大灣區的資訊科技公司可通過與巴基斯坦公司合作,從而受惠。
住房和建造業
巴基斯坦人口超過2.2億,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國,人口每年增長約2.4%,對住宅的需求極為殷切,可是供不應求的情況非常顯著。據估計,全國每年的住房需求達700,000套,但滿足的份額僅及一半,積壓的需求達1,100萬至1,200萬套。為紓緩住房需求,政府計劃在未來5年建設500萬套有配套設施的住宅,主要對象為財政支援不足和中等收入的家庭。此舉也是提振社會經濟的措施之一。2020年1月,納亞巴基斯坦住房與發展局(Naya Pakistan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成立,負責監督該計劃的實施情況。
2020年4月4日,巴基斯坦總理公布更多惠及建造業的激勵計劃,包括稅務優惠、政府補貼和簡化監管框架。因此,這個行業的投資潛力甚大,且蘊含不少可帶來豐厚回報的機遇。香港地產發展商和建築商在發展配備高檔設施的優質住宅樓宇方面經驗豐富。雖然傳統上巴基斯坦家庭更喜歡帶有草坪的房屋,不過香港的住宅建築模式或許可吸引城市中產家庭,而這些家庭正日益增加。
紡織業
紡織和服裝業一直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製造行業。據巴基斯坦投資委員會的數字,這個行業佔製造業增加值的46%、GDP的8.5%和就業人口的40%。巴基斯坦是亞洲第八大紡織品出口國,也是全球第四大棉花生產國。
巴基斯坦擁有全面的紡織價值鏈,特點是產能強大,涵蓋原材料生產到服裝製造等各個環節。巴基斯坦是棉、人造絲等各種人造和天然紗線及織物的供應基地,原材料供應充足,故能降低成本,縮短交貨時間,並有助建立更具彈性的供應鏈。由於生產成本低廉,許多國際品牌如H&M、耐克(Nike)和阿迪達斯(Adidas)等,已將生產工序外判予巴基斯坦廠家。我們認為,對有意遷移紡紗、織造和製衣廠房的香港企業來說,巴基斯坦是個理想的選址。
薛:巴基斯坦有甚麼舉措支持海外公司,例如香港企業到當地投資和經營?
巴特:巴基斯坦在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都保持開放的投資制度,以吸引外商投資。外商可在各行各業投資發展業務,只有特定行業因國家安全或宗教原因而受到限制,例如證券、貨幣、武器和飲用酒精等。大多數行業也允許外商100%持股,且沒有對外商投資金額設定最低門檻。此外,外商也可匯出資本、利潤和股息,而外國投資者在持有或轉讓土地方面也沒有特別限制。
除了相對寬鬆的投資法規外,巴基斯坦的聯邦和地區政府還在資訊科技、電動車製造、旅遊和物流等多個重點行業提供各種激勵計劃,包括稅項寬免和各種按行業制訂的激勵措施,如所得稅豁免、進口機械設備關稅減免和銷售稅減免等。舉例來說,資訊科技和資訊科技服務出口公司以及初創企業可獲豁免所得稅。
資料來源:巴基斯坦投資委員會
巴基斯坦經濟特區為企業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和額外優惠。我們第一個經濟特區於2015年啟用,到2020年,全國已建立21個經濟特區。在中巴經濟走廊倡議下,我們計劃再建立9個新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由政府自行或與私營部門合作設立,向開發商和區內企業提供財務優惠,例如為開發、營運和維護經濟特區而進口的所有機械設備,提供一次過的關稅和稅項豁免,並免除所有按收入徵收的稅項,為期10年。經濟特區的詳情,可以在巴基斯坦投資委員會網站查閱。
薛:巴基斯坦一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參與者之一。疫情對「一帶一路」項目有何影響?可否介紹一下中巴經濟走廊的發展情況?
巴特:中巴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巴基斯坦建國初期。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出台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是積極參與者。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之一,與「一帶一路」同年啟動。這條經濟走廊橫跨巴基斯坦全國,連接中國西部與巴基斯坦南部的瓜達爾(Gwadar)港,旨在推動雙邊在經貿和投資領域的互聯互通及合作。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為巴基斯坦提供急需的交通運輸和能源基礎設施,涵蓋高速公路、鐵路、港口、光纖網絡、發電站和輸電系統的建設。
雖然有些項目因疫情而推遲,不過大多數仍按計劃進行。最近完成的是墨蒂亞里(Matiari)至拉合爾的高壓直流輸電線路,於2021年9月如期投入營運。現時,我們正規劃或建設9個新的經濟特區,以支持不同的產業集群,包括資訊科技、服裝和紡織品、汽車、電子和其他製造行業。中巴經濟走廊將繼續推動不同領域的合作與發展,長期計劃將於2030年完成。
「中巴經濟走廊」倡議在巴基斯坦各地建設急需的基礎設施,如公路、鐵路、通訊網絡和發電站。[1]
薛:你對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地方的機遇有甚麼看法?現時巴基斯坦企業在香港的發展情況如何?香港企業可發揮甚麼作用?
巴特:雖然巴基斯坦與香港多年來一直保持緊密聯繫,不過巴基斯坦人在香港開設的商業機構並不算多。現時,約有25,000至40,000名巴基斯坦公民在香港居住,大部分屬工薪階層。Black Sheep Restaurants是巴基斯坦人在香港創立的知名企業之一,在港經營多家高級餐廳。
短期而言,我們預料會有更多巴基斯坦公司與香港通商貿易,尤其是禽肉貿易。我們期待獲得香港特區政府許可,為香港供應巴基斯坦的優質牛肉和山羊肉製品。長遠來說,我們非常看好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所提供的機遇。對巴基斯坦企業而言,大灣區乃至整個中國是個龐大和潛力優厚的市場,它的工商業生態系統能提供大量合資和合作良機,特別是研發和資訊科技領域。香港依然是通往中國內地的理想門戶,駐港總領事館將繼續推動巴基斯坦與香港的合作聯繫,共創商機。
[1] 資料來源: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or Balochistan, Pakistan. ResearchGate科學數據連結: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Map-showing-major-projects-of-China -Pakistan-Economic-Corridor-13-14-15-16_fig1_327638000 [2021 年 9 月 27 日查閱]
- 建造服務
- 商業管理及顧問服務
- 房地產服務
- 成衣、紡織及配件
- 其他亞洲國家
- 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