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ODgyMzg0MTc5

經貿研究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疫後前景:加拿大

2021年10月20日

陳永健



2020年是加拿大經濟有紀錄以來最差的一年。去年3至4月,第一波新冠疫情爆發,該國大部分經濟活動暫停,以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跌5.3%。

加拿大經濟在2021年春季和夏初觸底反彈,顯示出強勁的復甦跡象。這主要歸功於該國總值1,000億加元(790億美元)、相當於2019年GDP約 4%的刺激計劃,以及自2020年12月14日展開的疫苗接種計劃。截至2021年10月初,加拿大已為民眾施打超過5,600萬劑疫苗,約2,900萬人已至少接種1劑,近2,700萬人完成接種,分別佔總人口的76%和71%,以及12歲或以上人口的87%和81%。

相片: 加拿大駐香港署理總領事艾莉曄(Patricia Elliott)

加拿大駐香港署理總領事艾莉曄(Patricia Elliott)

視乎全球疫情走勢,加拿大各省、地區和企業由於受疫情影響的程度不一,復甦之路預料也會有所不同。不過,該國經濟已重現起色,尤以資源產業、製造業和建造業為然,為疫後再度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政府及時推出的多項支援措施下,當地自疫情爆發以來失去的就業崗位中,近80%已經恢復。

展望未來,鑒於加拿大的經濟根基雄厚,國際機構普遍預測2021年該國GDP將增長超過6%,且於明年再上升4%。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專訪加拿大駐香港署理總領事艾莉曄(Patricia Elliott),瞭解該國及其企業計劃如何在疫後通過科技和創新,與香港公司共謀發展。

陳:加拿大的疫苗接種進度如何?政府有沒有時間表或路線圖,希望在某個限期前達到為大部分成年人口接種的目標?

艾:加拿大的疫苗接種計劃進展極佳。截至2021年10月初,約有6,400萬劑疫苗運到各省和地區,其中5,600多萬劑已被使用。加拿大提供輝瑞(Pfizer)-BioNTech、莫德納(Moderna)、阿斯利康(AstraZeneca)、COVISHIELD和楊森(Janssen)等5種獲批准的疫苗,由於供應充足,因此在接種率方面處於世界前列。迄今為止,76%的加拿大人已至少接種1劑疫苗,佔12歲及以上人口的87%;71%已完成接種,佔12歲及以上人口的81%。

圖片: 資料來源:加拿大政府

資料來源:加拿大政府

陳:加拿大政府先前推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救助計劃,目前貴國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在這些刺激措施及疫苗接種計劃推動下,經濟出現了甚麼起色?

艾:新冠疫情爆發的第一年,加拿大與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經歷了自1945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收縮,2020年GDP下降5.3%。不過,隨著疫苗接種計劃進展順利,加拿大的經濟已重現起色,尤以資源產業、製造業和建造業為然,為疫後復甦及再度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到目前為止,自疫情爆發以來失去的就業崗位中,近80%已經恢復。

疫情期間,加拿大政府作出多項重大舉措,以支持國內家庭和企業。例如,政府剛在7月30日宣布延長為加拿大人和企業提供的重要支援措施,令生效期至少持續到2021年10月23日。這些措施當中,「加拿大緊急工資補貼」(Canada Emergency Wage Subsidy,簡稱CEWS)為合資格僱主向每名合資格僱員支付的合資格薪酬提供高達75%的補助;「加拿大復甦補貼」(Canada Recovery Benefit,簡稱CRB)為直接受疫情影響但未能享受就業保險(EI)福利的受僱和自僱人士提供收入支持;而「加拿大緊急租金補貼」(Canada Emergency Rent Subsidy,簡稱CERS)則為陷入困境的加拿大企業、非牟利組織或慈善機構承擔部分商業租金或物業開支。

截至8月初,CEWS已幫助超過451,000名獨立申請人,共批出超過880億加元補貼;CRB已幫助超過200萬名獨立申請人,共發放超過230億加元;CERS則在租金、按揭貸款和其他開支等方面支援超過200,000家機構,批出金額超過55億加元。

當然,加拿大的經濟增長仍要視乎全球疫情走勢;不過,隨著我們的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加上國內許多地區正逐步放寬或取消防疫限制,預料未來數月經濟將繼續增長,大體上可抵銷2020年的損失。

展望未來,雖然加拿大各省和地區受疫情打擊的程度不一,走向經濟復甦的速度或會不同,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加拿大會議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都預料,2021年加拿大經濟增長將超過6%,且於明年再增長4%。

陳:疫情爆發後,許多陷入困境的企業都轉戰電子商貿市場,人們也更多在家或以遙距方式工作、學習、娛樂和做運動等。加拿大有沒有甚麼主要的指標,反映疫情爆發以來數碼化轉型的發展情況?你認為這些行為變化會對加拿大的疫後消費和產業格局帶來甚麼影響?

艾:數碼化一直是加拿大的關鍵策略之一。2020年,絕大多數加拿大人(94%)可在家上網,而可以上網的65歲及以上人士最近更有所增加。話雖如此,即使加拿大人已為電子化作好準備,全球疫情對大家的行為仍然產生重大影響。

近幾個月,加拿大經濟顯示出強勁的復甦跡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許多家庭和企業已通過數碼化轉型來適應疫情。許多加拿大人遙距工作、在線上課、上網購物,並使用無接觸式送餐服務以支持餐飲業。2020年,零售業電子商貿銷售額猛增74%,達380億加元,佔零售總額的比重從3.6%躍升至6.3%。

許多加拿大機構正研究疫後的辦公場所問題,看來不少機構正重新考慮既有做法,估計在疫情結束後一段頗長時間,我們很可能會繼續見到一些虛擬創新發展。許多領先的加拿大機構已運用數碼技術來改善營運,並發展網上平台。

圖表: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圖表: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資料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總領事館的日常工作也有變化。例如,設在香港總領事館内的加拿大貿易專員服務處(Canadian Trade Commissioner Service),在疫情期間積極支持眾多加拿大公司在香港開展業務。事實上,疫情也為港商提供機會,可以與以往因行程或時間關係而沒有考慮在港發展的加拿大公司接觸。許多加拿大中小企業也得以利用虛擬方式召開商務會議,探索包括香港在內的新市場。

使用網上平台舉行虛擬商貿展覽、活動、研討會和商務會議,使商業交流變得方便得多。我們相信,這類安排在疫後將繼續出現,而公司在公幹及會議方面也會更樂意採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

陳:疫情大大打亂了國際物流,令空運和海運受阻。加拿大物流業受到甚麼影響?

艾:加拿大是個倚重外貿的國家,獲51個國家提供優惠市場准入待遇,可接觸近15億消費者。我們擁有超過165,000家進口商和45,000家出口商,商品和服務貿易也因此共佔GDP近三分之二,其中進口佔33%,出口佔32%。由此可見,運輸和物流業向來對加拿大經濟至關重要,現時我們全國共有24個國際機場、17個海港和117個通往美國的過境站。

為遏止疫情蔓延,世界各地實施公共衛生措施和旅行限制,加拿大各地亦然。這些防控措施令經濟活動大受干擾,2020年第二季加拿大GDP下降11.3%,是自196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加拿大的主要供應鏈受全球邊境管制和旅行限制影響,2020年4月出口下挫29.7%至327億加元,為1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而進口則下降25.1%至359億加元,金額為2011年2月以來最低。

2020年春季,中國內地經濟在封城後重啟,加上消費者對耐用品和醫療用品等需求急升,使出境貨櫃量激增,尤以加拿大西部港口為然。在業者對貨櫃需求高企的時期,以上情況導致全球貨櫃供需失衡。加拿大出口商很難取得空櫃運載林木產品和穀物等貨物,面臨不少挑戰。這種情況在整個2020年一直持續,由於運費暴漲,有些海運承運人索性只運出空櫃,以加快貨櫃返回亞洲的速度。

面對這些挑戰,加拿大的物流基建和系統展現強大的適應力,能夠配合一系列新的安全規程和操作程序,應對需求激增的狀況。到2020年底,加拿大某些地區和運輸模式的貨運量已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舉例來說,溫哥華港的貨櫃總量增長2%,而魯珀特王子港(Port of Prince Rupert)更增長9%。

圖片: 溫哥華港:加拿大最大、最繁忙的港口。(1)

溫哥華港:加拿大最大、最繁忙的港口。(1)

圖片: 溫哥華港:加拿大最大、最繁忙的港口。(2)

溫哥華港:加拿大最大、最繁忙的港口。(2)

空運方面,去年加拿大各機場共處理118萬公噸國內外承運人裝卸的貨物,比2019年減少17.4%。疫情爆發第一年,雖然行業整體表現下滑,但紡織品(包括口罩) 進口卻激增6,604%,幅度驚人,而藥品(包括疫苗)則增加4.9%。

陳:去年全球貿易和投資飽受疫情打擊,許多旅行和商業計劃都要擱置或推遲。展望2021年及以後,你認為以加拿大與香港的合作而言,哪些領域最有可為?

艾:加拿大與全球許多地方一樣,貿易和投資數據在2020年大幅下跌[參見上文]。不過,在2021年,經濟已出現不少復甦的好兆頭。

在過去多次危機中,加拿大的外商直接投資表現,已證明加國較七國集團(G7)其他國家更具抗逆力和穩定性。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數據,在1990年代初經濟衰退後,加拿大吸納的外商直接投資連續9年錄得增長,而在2007至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則連續4年錄得增長,是唯一有此成績的G7國家。

至於香港與加拿大的關係方面,現時兩地之間的人員及企業緊密聯繫,且從金融和科技,到消費品和農業企業等領域,都有重大的雙邊投資。

2020年,香港在加拿大的累計直接投資總額為222億加元,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地中排第八位,在最終投資來源地中排第13位[1]。就主要投資來源地而言,2020年加拿大錄得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十分之一是來自亞洲,當中又以日本、中國內地和香港居多。

2020年,加拿大在香港的累計直接投資總額為180億加元。去年,加拿大對香港的直接投資增加兩倍多,達到46億加元,令香港成為加拿大的第二大海外直接投資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展望疫情過後,加拿大與香港在金融服務、運輸、教育、食品飲料及藝術文化等方面將有許多持續合作的機遇。科技方面,我們留意到生物科技、潔淨科技、金融科技和教育科技等領域都繼續備受關注。有見及此,香港總領事館已為這些領域安排專責的貿易專員。

雖然疫情對經貿活動造成很大影響,不過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的團隊仍繼續在不同行業建立商業聯繫、落實項目和舉辦虛擬考察團,涉及潔淨科技、基建、航空航天、運輸、資訊及通訊科技、生命科學、教育、農業食品等領域。

例如,我們安排加拿大公司以虛擬方式參加亞太雲端科技博覽和亞洲金融論壇。我們的農業食品團隊推行了14項計劃,涵蓋海產到寵物食品等不同範疇,藉此推動電子商貿發展,而生命科學團隊則在各項活動中,協調商家以線上形式舉行企業對企業(B2B)會議。我們還參加了加拿大網上教育展(EduCanada Virtual Fair),並為本地教育顧問舉辦培訓課程。

未來,我們將繼續招募加拿大公司參與各項展覽,諸如香港國際醫療及保健展、國際資訊科技博覽、國際環保博覽和香港金融科技周等,通過多項活動為兩地商家穿針引線。我們還計劃與Organic Plus、City Super或早晨(JouSun.com)等銷售渠道合辦加拿大食品推廣活動,為香港人帶來優質的加拿大食品和飲料。

雖然全球疫情帶來不少挑戰,不過加拿大的經濟根基依然穩固,在疫後將繼續推動各行各業更快、更環保地復甦和增長。

加拿大工作人口的教育水平良好,在25至64歲的加拿大人中,超過一半曾接受高等教育。2020年,加拿大的合資格工程師人才庫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中居首,而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則居世界第四位。在2015至2019年期間,僅多倫多就增加了66,900個科技職位,在北美洲城市中排第二位,僅次於三藩市灣區。

隨著全球踏上更可持續的道路,邁向復甦,轉型至更清潔的未來已經成為加拿大政府的優先要務,且將帶來龐大的經濟機遇。政府以果斷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可望刺激經濟增長,並創造就業機會。例如,2018年,加拿大約有195,000人受僱於潔淨科技企業,為經濟貢獻26億加元。到2022年,這個市場的全球總值預計將超過2.5萬億加元,其中在水資源和污水管理、再生能源和可持續資源管理方面,加拿大的領導地位都得到廣泛認可。

為最妥善地協調全國的力量,加拿大政府建立超級集群(superclusters),即商業活動密集的領域,鼓勵業界領袖、中小企業、高等院校、創業加速機構和創業培育機構合作推行大型項目。這些超級集群旨在促進加拿大一些前景秀麗的產業發展,例如數碼技術、植物蛋白、先進製造、人工智能驅動型供應鏈,以及海洋產業等。為鼓勵加拿大製造,聯邦政府為現有集群提供高達9.5億加元的資金,按業界投資或支出撥出等額款項。

陳:你對粵港澳大灣區有甚麼看法?加拿大公司,包括初創企業和規模較大的企業,是否熱衷於參與大灣區項目?

艾:香港地理位置優越,營商環境便利,一向是加拿大的重要貿易和投資夥伴。再者,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依然是不同規模的加拿大公司進軍亞洲的最佳落戶城市之一,也是加拿大境外最大商會,即香港加拿大商會(Cancham)的所在地。

目前,香港共有過百家加拿大公司,部分更已落戶超過一個世紀。這些公司不少以香港為基地,在東盟和中國內地等區內市場拓展業務。港商的分銷和零售網絡十分廣泛,覆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加拿大公司可與港商合作,善用這項優勢。香港與加拿大之間的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已於2016年9月6日起生效,為商家提供額外保障,進一步增強上述優勢。

許多加拿大科技公司,無論是初創企業或規模較大的企業,都熱衷於進軍亞洲市場,並正與香港總領事館旗下的加拿大科技加速計劃合作。這是一項增強版的市場准入計劃,為潛力優厚的加拿大科技公司創造進入香港市場的機會,並提供多項適切的支援服務,包括網上研討會、與潛在客戶、合作夥伴和投資者進行商業配對、業界專家指導、行內活動和交流機會,以及專屬的貿易專員等。

令加拿大企業最感興趣的是,加拿大科技加速計劃正與一些對香港經濟至關重要的行業合作,例如金融科技、保險科技和房地產科技等,而這些行業也在大灣區迅速起飛。


[1] 最終投資者是沿直接投資者的所有權鏈向上追溯,直至找到一家不受其他企業控制的企業。最終投資者的所在地稱為最終投資來源地。

返回頁首 ^
    主題:
  • 金融及投資,
  • 北美洲,
  • 加拿大,
  • 2019冠狀病毒病,
  • 新冠病毒,
  • 疫苗,
  • 金融科技,
  • 保險科技,
  • 教育科技,
  • 房地產科技,
  • 農業企業,
  • 可持續發展
  • 金融及投資
  • 北美洲
  • 加拿大
首頁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北美洲36717
加拿大36770
2019冠狀病毒病147262
新冠病毒144589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北美洲36717
加拿大36770
2019冠狀病毒病147262
新冠病毒144589
疫苗140932
金融科技97462
保險科技140133
教育科技135916
房地產科技149440
農業企業141064
可持續發展83336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1月12日

企業減碳淨零責無旁貸 轉型融資市場商機龐大

2023年1月12日

金融科技助提升競爭力 新舊業界合作締造雙贏

2022年11月2日

貿發局與恒生攜手合作 助企業實踐可持續發展

2022年10月7日

中小企力推可持續發展 測量碳足跡踏零碳之路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3月4至7日

國際家庭用品展覽會.芝加哥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10月26至29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實體展)

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商對易)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