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疫後前景:智利
2021年11月10日
陳永健
2020年3月3日,智利出現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是繼巴西、墨西哥、厄瓜多爾和多米尼加共和國之後,第五個發現本土病例的拉丁美洲國家。此後,新冠疫情在該國持續蔓延,截至2021年11月3日,當地錄得約170萬宗確診個案,超過37,700人死亡。
智利廣被視為拉丁美洲最開放的國家,以及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貿易和投資制度均十分便利營商。該國市場開放,有助於應對疫情,成為最早獲得疫苗,並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的國家之一。同時,面對近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上述特點也紓緩了該國所受的打擊。去年,智利國內生產總值(GDP)下滑5.8%,較整個拉丁美洲平均萎縮7%為低。
智利在2020年3月18日至2021年9月30日進入「災難狀態」。期間,該國除在全國推行疫苗接種計劃外,還實施快速擴張政策,包括推出為期兩年,總額120億美元的抗疫經濟應急計劃(Economic Emergency Plan for Coronavirus),以及兩個百分點憲法計劃(2-percent constitutional plan)等危機應對措施,以應付疫情引起的必要財政支出。當局又在智利逐步復甦計劃(Chile Recovers Step-by-Step Plan)下推出一系列緊急計劃,總開支相當於2019年GDP近10%,藉此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公共和私人投資,支持中小企業,從而重振經濟。這些措施可望推動智利經濟回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預料2021年GDP將增長11%,遠高於區內6.3%的平均水平。
香港貿發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陳永健專訪智利駐香港總領事兼商務專員 Osvaldo-Patricio Alvarez-Perez,瞭解智利如何應對新冠疫情,以及該國企業如何做好準備,在疫後與香港同業合作,攜手走向復甦。
智利駐香港總領事兼商務專員Osvaldo-Patricio Alvarez-Perez
陳:智利的疫苗接種進度如何?政府有沒有時間表,希望在某個限期前達到為大部分人口接種的目標?
Alvarez-Perez:隨著新冠疫情爆發,智利的貿易開放政策成了國家抗疫策略的核心。我們已簽署25項國際貿易協定,包括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自由貿易協定,同時又與64個經濟體訂有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這些經濟體共佔全球GDP近90%。智利是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在拉丁美洲是最開放的,因此在全球處於衛生緊急狀態期間,我們仍能在採購個人防護裝備和疫苗等緊缺醫療用品方面處於有利地位。
智利是全球首批獲得疫苗,並大規模展開加強針接種計劃的國家之一。早在2020年12月24日,我們就在全國推行新冠疫苗接種計劃,並於2021年8月11日啟動加強針接種工作。智利把建立免疫屏障明確列為首要目標,截至2021年11月3日已施打逾3,300萬劑疫苗,包括超過571,000劑單針疫苗,以及為最初接種科興疫苗者注射超過580萬劑加強針。
在疫苗接種計劃全面及快速推進下,迄今為止全國已有超過1,340萬人接種第一劑疫苗,佔成年人口的92%,超過1,360萬人基本完成疫苗接種(單針和兩針疫苗),佔成年人口的90%。此外,接種計劃已擴展至6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目前為止,我們已為這個年齡組別施打超過380萬劑疫苗,包括240萬劑第一針、140萬劑第二針和6,000劑加強針。
截至2021年11月3日,智利近90%的成年人口已基本完成疫苗接種。資料來源:衛生信息統計部(Health Information Statistics Department)
截至2021年11月3日,智利6至17歲人口中,近80%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資料來源:衛生信息統計部(Health Information Statistics Department)
智利已達到多個為實現群體免疫而設定的階段性目標,例如到2021年第一季末完成為500萬人施打疫苗,以及於上半年完結前有80%的人口完成接種。現在,我們的目標是將接種計劃的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年輕的人口。當然,在全球首項有關加強針的研究結果發表後,我們會繼續推動接種加強針,以進一步減少感染、盡量降低入院人數,並預防與染疫相關的死亡個案。
陳:在政府提供的支援措施下,智利主要工業和貿易的短中期前景如何?你預期在疫苗接種計劃的推動下,經濟會在甚麼時候開始復甦?有沒有進一步重新開放的時間表?
Alvarez-Perez:智利經濟去年受疫情影響,GDP下降5.8%,不過在2021年快速復甦,表現遠超預期。在這次前所未有的經濟衝擊下,我們的復甦步伐理想,除了因為政府推出歷來規模最大的支援措施,以及在疫苗生產、分發和管理方面取得成功之外,還有賴企業和個人的適應能力。
智利經濟在2021年第一季輕微回升0.5%後,於第二季同比大幅增長18.1%。原因之一是政府推出家庭緊急收入(Family Emergency Income)和中產階層貸款(Middle Class Loans)等財政刺激和支援計劃,令民眾有更多周轉資金。當局又允許民眾提早提取養老金,上限為智利退休制度(Chilean Retirement System)供款的10%,加上教育、康體、旅遊和酒店等服務逐步重開,均有助經濟重拾活力。
從目前趨勢來看,智利經濟不僅可以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而且增幅相當可觀,預料全年GDP增長可達11%,而即使今年基數較高,2022年也有望上升2.5%。經濟持續增長的勢頭也在勞工市場反映出來。截至2021年8月的3個月內,智利新增110,000個就業崗位,失業率降至8.5%,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
今年,同樣令人非常欣慰的是,智利的中小企業在激活中小企業(Reactivate SME)等多項特設支援計劃幫助下,成功渡過逆境。智利政府除提供就業補貼和免稅期外,還推出我選擇中小企業(I Choose SME)和中小企業在線(SMEs Online)等計劃,支持業者進行數碼化轉型。中小企業可以定期參加網上活動,加入數碼平台,包括與聖地亞哥商會 (Santiago Chamber of Commerce)相關的交易市集,以便在網上買賣產品,通過以中小企業為對象的營銷和網絡渠道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以及免費參加數碼營銷、電子支付、物流和社交商貿等課程。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根據全球和國內的情勢和疫苗接種進度採取相應措施。例如,智利政府已更新2020年7月推出的一步一步互關懷(We Care for Each Other Step-by-Step)計劃,允許外國人持流動通行證到訪智利。該證件是一種有效的新冠疫苗接種證明。在通行證及不同行業的各項新營運規則下,我們正朝著全面開放邊境和經濟的方向邁進,冀能重啟國際商務和國內貿易。
陳:疫情爆發後,許多陷入困境的企業都轉戰電子商貿市場,人們也學會在家或以遙距方式工作、學習、娛樂和做運動等。智利有沒有甚麼主要的指標,反映數碼化轉型的發展情況?你認為這些行為變化會對智利的疫後消費和產業格局帶來甚麼影響?
Alvarez-Perez:疫情推動智利加快數碼化轉型。聖地亞哥商會是全國最著名的商會之一,根據他們的資料,在2020年實體零售陷困之時,網上銷售額翻了一番以上,達到90億美元,因此在全球衛生危機期間,零售總額僅下跌3.8%。
由於全國新增300,000名固網連接用戶,以及無線網絡覆蓋率增長10%等因素,電子商貿銷售額在零售總額的佔重,從疫情爆發前僅1.2%飆升至去年(2020年)的6.3%。根據聖地亞哥商會的調查,超過70%的智利消費者在恢復外出購物後仍會繼續網購。
2020年,電子商貿佔智利零售總額的6.3%。資料來源:聖地亞哥商會
疫情也加快電子政務的推行。智利政府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推出了不同的新數碼平台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虛擬警署(Virtual Police Station),以便在隔離和夜間宵禁措施生效期間,接受網上報案和簽發臨時許可證及安全行為通行證,從而騰出警力來預防罪案。該虛擬平台迅速融入智利人的日常生活,截至2021年6月已運作兩年。疫情期間,平台已發出約6.63億張許可證,讓隔離人士可進行日常活動,儲備必需品和獲取服務。
空加瓜谷(Colchagua Valley)是智利主要葡萄酒產區之一。圖片來源:ProChile
皮斯科(Pisco)酒堪稱智利第三行政區阿塔卡馬(Atacama)及第四行政區科金博(Coquimbo)居民個性的象徵。兩地自1931年起獲官方認可為該款白蘭地酒的原產地。圖片來源:Pisco Chile
這些舉措,加上相關的中小企業支援措施,將促進智利的數碼共融發展,並幫助我們作好準備,利用尖端的技術、基礎設施和解決方案,推動國家蓬勃發展。此外,我們還有團結互聯計劃(Solidarity Connectivity Plan),確保最低收入家庭即使因不可抗力而無法繳付每月賬單,仍可以使用電話和互聯網服務。同時,我們又制訂了雄心勃勃的時間表,在兩年內採用5G,使智利在區內保持領先優勢。
在電子商貿、數碼化轉型和新一代電訊等全球貿易議題上,智利一向是先行者。最近的例子是2020年6月12日,智利、新西蘭與新加坡簽署《數碼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創下國際協定的先河,為採用新方法進行數碼貿易合作構建友好框架,促進不同參與者之間協同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應對數碼化加速發展帶來的問題。
陳:去年全球貿易和投資飽受疫情打擊,許多旅行和商業計劃都要擱置或推遲。展望2022年,你認為以智利與香港的合作而言,哪些領域最有可為?
Alvarez-Perez:智利擁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有利農業發展,是南美洲的葡萄種植天堂,也是香港主要的葡萄酒供應地。香港在2008年撤銷葡萄酒關稅,隨著亞洲消費者日趨富裕,區內品酒文化興起,加上市場仍有開拓空間,香港已成為智利酒廠發展業務的平台,地位日益重要。
除優質葡萄酒外,智利還是全球十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其農作物生長和收穫季節與亞洲相反。在2021年首8個月,智利是香港第二大食品供應地。香港作為亞洲美食之都及貿易樞紐,大有條件擔當智利食品(如新鮮水果、乳製品、肉類和海產)的展示場,協助該國開拓龐大的亞洲市場。
明年適逢《智利—香港自由貿易協定》簽署10周年。這項協定共有19章,除服務貿易和投資方面的承諾外,目前智利對絕大部分源自香港的產品提供免關稅優惠,涵蓋該國98%[1]的稅號;源自智利的產品則全數獲香港免徵關稅。
智利美食:海鮮仍然是該國許多招牌菜式的要角。圖片來源:ProChile
每個季節都有非當季的新鮮水果供應。
過去10年,智利與香港的雙邊和商業關係有很大進展,彼此受惠良多,不過我們認為雙方關係仍有很大的擴展空間。智利可在很多方面擔當香港的夥伴,包括未來食品的研發,共同在全球食品體系建立技術領先優勢。此外,雙方在教育、金融科技、視覺藝術和旅遊等領域也不乏合作機會。香港作為區內的金融和創新中心,則可以為智利公司提供全面的外商直接投資相關服務。
Paola Muzio的作品《彩色叢林II》(Color Jungle II) 圖片來源:South Trip Art Gallery
文化方面,香港也可以成為重要的展示平台,讓智利藝術在亞洲綻放異彩。例如,2021年8月,香港舉行Affordable Art Fair藝博會2021,展出來自全球44家畫廊的藝術作品,包括智利的South Trip Art Gallery。
為使智利的藝術和藝術家在世界各地的博覽會、展覽會和拍賣活動中更加突出,ProChile計劃在2022年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以提高人們對智利及其豐富藝術遺產的認識。
最後,智利的銅儲量佔全球已知總量三分之一,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銅國,也是這種貴價金屬的主要出口國。我們的經濟以商品為基礎,可以為香港多個大型項目提供所需物資,例如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智慧港口發展等。
智利公司對「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劃也很感興趣。雖然智利商界對這些劃時代的舉措有概略認識,可是很多企業家,尤其是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和規模日大的企業,都希望知道這些計劃會帶來甚麼具體商機,以及如何在香港這個超級聯繫人的幫助下參與其中。我們期待通過研討會、工作坊和推廣活動獲得更詳盡的資訊,讓智利的廣大企業瞭解這些黃金機遇。
[1] 餘下2%包括穀物、糖及鋼鐵製品等,智利國內視之為敏感類產品,因此繼續徵收進口關稅。
- 金融及投資
- 醫療用品及醫藥
- 食品及飲料
- 中南美洲
- 東南亞
- 其他亞洲國家
- 香港
- 智利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