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商貿全接觸
  • 登入 / 登記

語言

  • EN
  • 繁
  • 简
  • 活動
  • 我的資訊
  • 聯絡香港貿發局
  • 訂閱
  • 訂閱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語言

  • EN
  • 繁
  • 简
  • HKTDC.com |
  • 關於香港貿發局 |
  • My HKTDC |
  • 登入 / 登記 |

HKTDC.com 關於香港貿發局 My HKTDC

登入 登記

商貿全接觸

Section Menu

  • 市場機遇
  • 可持續發展
  • 創業新聲
  • 科技及創新
  • 時尚創意
  • 貿發局消息
  • 焦點專題

https://origin.hkmb.hktdc.com/tc/ZCr2sl1F

貿發局消息
儲存內容
分享 / 發送

請在微信中掃描二維碼然後按「...」以分享

逾百環球商界領袖齊集
香港助覓疫後區內商機

世界各地超過100名商界領袖早前來港出席香港論壇,探討區內疫後機遇及香港新角色。星級講者包括郭基煇、鄭志雯及潘楚頴等於會上分享真知灼見,與會者反應正面,並表示將呼籲其他海外商界代表來港發掘新商機。

2022年12月14日

文章概覽

  • 第23屆「香港論壇」(Hong Kong Forum)早前圓滿閉幕,吸引逾1,700人線上線下參與。
  •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未來數年,全球企業將聚焦中國內地如粵港澳大灣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機遇。
  • 大會請來年輕企業家及得獎初創企業,暢談創業故事。


大會亦安排與會者亦到訪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了解香港在文化藝術、基建及創新科技等領域上的最新發展。

首次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由香港貿發局及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主辦的第23屆「香港論壇」(Hong Kong Forum),早前圓滿閉幕。今年的論壇聚焦討論「區域全面經濟伴協定」(RCEP)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以及中國內地經濟展望等熱門議題。

自疫情以來,論壇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行,並同步於網上發佈,共有逾1,700名來自中國內地、美加、歐洲及東南亞等35個國家及地區的環球商會代表出席及收看。其中,兩天活動共吸引逾200人現場出席,包括超過1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界領袖親身來港參與。

(圖左至右)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於第23屆香港論壇上合照。

商界齊聲說好香港故事

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主席Hans Poulis在開幕環節致辭時說:「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理想門戶。大灣區作為強大的經濟引擎,擁有人口超過8,600萬的市場,且消費力強勁,媲美龐大的經濟體。今年我們再度舉辦香港論壇,邀請了多位知名的行業專家和商界翹楚,分享他們的精闢見解和豐富經驗。此外,我們亦安排了考察團,讓與會者參觀香港全新基建及地標,從文化、歷史及基建的角度,了解香港的最新發展。」

新加坡香港商會主席邱達成說:「香港經歷疫情後變得更具韌力,積極顯示出落實目標的決心及幹勁,我希望鼓勵大家親自來香港多作了解。此行我到訪了西九文化區、香港國際機場、香港科學園,感受到香港的蓬勃發展及活力,香港從疫情後蛻變成長,變得更加強大,對國際商業界的影響也愈來愈大。」

香港美中商會會長Mark Staublin提到:「這是我兩年以來首度親臨香港。這次到訪香港讓我確定香港依然是商務、交流、娛樂、文化薈萃的魅力城市。我會鼓勵美國的商務夥伴盡快預訂機票,前來香港發掘更多疫後商機。」

香港-新西蘭商業協會主席Andrew Sayers表示,香港優勢依舊,機會更多,是海外企業擴展大灣區業務的理想基地。「香港是安全城市、基建良好,香港人有『盡做』的拼搏精神。我會建議商家多利用香港平台,不論產品銷售或服務業,都應透過香港進軍內地市場。」

葡萄牙香港工商會主席Bernardo Mendia認為香港一直進步,多項投資如機場三跑等為城市未來20至30年發展作好準備。他尤其對家族辦公室及央行數碼貨幣(CBDC)的發展感興趣,「香港每遇到逆境總能快速反彈,這次也不例外。」

日本香港協會全國連合會會長佐藤征洋指出,香港最大優勢是與中國內地緊密聯繫,在這裏工作能迅速獲得大量有關內地及其他市場的第一手重要訊息,此外,金融優勢如無限制自由兌換國際貨幣亦增強香港對外商的吸引力。

(圖左至右)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理事Bernardo Mendia、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副主席沈麗華、香港貿發局主席林建岳博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主席Hans Poulis、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及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理事邱達成。


香港將會繼續發揮優勢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致開幕辭時說,「一國兩制」方針可確保香港可以持續發揮獨特優勢,包括從法治和司法獨立,以至資本自由流動、自由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良好的營商環境、完善的物流和通訊基礎設施等方面。這些獨特優勢一直吸引着全球商業和投資,打造香港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未來數年,全球企業將聚焦中國內地如粵港澳大灣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相關市場,這亦是今年香港論壇的焦點所在,為業界提供真知灼見,讓他們早着先機作好部署。」

企業領袖暢談區內商機

香港作為國際創新和商業中心,是連接大灣區、RCEP經濟體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橋樑。溢達集團品牌及分銷總裁潘楚頴、全球航運商業網絡(GSBN)首席執行官陳斯嘉、瑰麗酒店集團首席行政總裁及周大福珠寶集團副主席鄭志雯與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亞洲可持續金融部主管黃翠芝,於博然思維總監周黛詩主持的專題論壇上,探討後疫情時代區內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瑰麗酒店集團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並肩負社會企業責任,開業以來與不同機構合作,例如與中電合作購買可再生能源電量,並推出多項環保措施如房間內提供純素及竹製浴室用品、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等。

鄭志雯表示,疫情期間推出「Staycation for good」住宿體驗,鼓勵入住客人關注環保議題,身體力行善用天然資源。她說:「此外,集團位於巴西的聖保羅瑰麗酒店秉承保護巴西自然環境的承諾,將可持續性發展作為項目開發的指導原則之一。酒店地處的生活新區Cidade Matarazzo是當地最具規模的升級再造項目,百份百採用當地採購和升級材料建造。」

保護環境、賦能員工、完善產品、共促社區是溢達集團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戰略支柱,為了應對氣候變化,集團承諾2050年達致淨零排放。潘楚穎憶述疫情初期全球缺乏口罩,溢達管理層只用了45分鐘便決定生產可重用30次防菌口罩,初期以捐贈為目標,後來轉化成為公司的新業務。

據估計,集團生產重用口罩助全球減少丟棄逾13億個即棄口罩。「我們既履行了社會責任,亦把握了發展機會。其實過去兩年,是很好機會讓企業作出轉變,我們要轉變思考模式和工作模式,以創新思維行事。」

(圖左至右)周黛詩、潘楚頴、陳斯嘉、鄭志雯與黃翠芝於首場專題論壇「聚焦亞洲商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上發言。


剖析中國內地經濟前景

是次論壇亦有就中國內地經濟前景作出深入討論,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及利豐發展(中國)董事總經理張家敏、新鴻基地產發展執行董事郭基煇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於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主持的專題論壇上,帶出他們就中國內地的經濟前景、增長領域與未來挑戰等不同觀點。

郭基煇指出,新地為響應「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以及「十四五」規劃提出的「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設,自2018年以來,連續在廣深港高鐵沿線的廣州南沙慶盛站、廣州南站,投資數百億港元興建大型綜合商業項目,將發揮沿着廣深港高鐵45分鐘便捷聯通的交通優勢,與香港端的香港ICC和西九龍上蓋綜合體項目發揮協同效應,打造成為「大灣區9+2城市1小時生活圈」的「新樞紐」,便利商旅人士高效往返香港及大灣區各城市。

郭基煇看好中國內地未來發展前景,他指出「二十大」報告提到,「要着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未來,新地立志成為「新時代的城市商業運營商」,爭取在內地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滿足的領域,依託內地對優質品牌商品,健康文化等高品質、多樣化生活性服務業,研發設計、會計審計等高端生產性服務業等方面的需求,幫助國家聯通國際頂尖企業和品牌,以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助力推展實體經濟發展。

目前,新地在內地重點城市發展優質住宅、商業和大型綜合項目,總樓面面積逾1,700萬平方呎,並期望在五年內翻倍。新地務求提供平台,以供國內外的企業走進大灣區、走向全世界。

(圖左至右)范婉兒、張家敏、郭基煇及莫偉軒於次日的專題論壇「中國內地經濟展望」上分享真知灼見。


初創分享追尋夢想歷程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每家企業的核心企業戰略,在制定業務決策時都需要考慮的因素。大會請來VCA Capital Limited管理合夥人/Blue Pool Capital高級顧問李立明,與一群年輕企業家包括Daniel Dalen Design Limited行政總裁Daniel Dalen、創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朱毅豪博士及澎思智能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鄧灝鏘互動交流,暢談他們的創業故事,及如何看待可持續發展塑造國際商業格局及帶來的新商機。

創冷科技及澎思智能是香港貿發局創業快綫2022的得獎初創企業。前者從撒哈拉沙漠「銀蟻」取得靈感,研發具製冷效果的專利油漆(iPaint),能大幅減低建築物耗電量,有助城市更快達致「碳中和」目標。後者則推出全球首個「Phygital」(實體及數碼)藝術社區交易平台,一方面讓國際藝術家售賣作品,另一方面讓企業夥伴透過人工智能(AI)技術,為客戶創製個人化NFT(非同質化代幣),作為企業禮品和會員卡,賦予創新藝術體驗。

(圖左至右)李立明、Daniel Dalen、朱毅豪及鄧灝鏘於青年企業家交流活動上分享創業經驗。


訪地標了解香港新發展

大會亦安排環球商會代表參觀了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科技園等,親身體驗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藝術交流、空運樞紐、創科中心的獨特角色及所帶來的機遇,讓他們充份了解香港的最新發展,共謀合作商機。

為期兩日(11月29至30日)的「香港論壇」,是環球香港商業協會聯盟的年度盛事。聯盟於2000年成立,現有約11,000名商界領袖會員,分佈全球36個國家和地區,共47個香港商會組織。聯盟旨在促進各地海外香港商業協會的交流合作,並擴展在香港及通過香港的營商和投資機會。

大會安排與會者參觀香港最新的地標及基建,包括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左)以及機場三跑及航天城。



(左圖)與會者亦到訪香港科技園,了解本地研發的尖端科技。(右圖)與會者與午餐會上深入交流,共探合作機遇。




相關網頁:

  • 「貿發網採購」
  • 香港貿發局最新活動安排
  • 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



延伸閱讀:

  • 貿發局籲聚焦亞洲機遇 放寬入境檢疫有助復常
  • 香港商貿代表團訪泰國 加強兩地合作共創機遇
  • 貿發局主席及總裁訪英 推廣香港優勢灣區機遇
  • 貿發局主席及總裁訪日 探討兩地商貿合作機遇
  • 施政報告推動長遠發展 貿發局為各行業締商機
  • 貿發局秋季五大科技展 智能照明及機械人看俏

返回頁首 ^
資料提供
    主題: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大灣區,
  • 東盟,
  • 貿發局消息,
  • 市場機遇,
  • 大灣區專頁,
  • 東盟專頁
  • 金融及投資
  • 香港
  • 香港
首頁

文章概覽

  • 第23屆「香港論壇」(Hong Kong Forum)早前圓滿閉幕,吸引逾1,700人線上線下參與。
  • 香港貿發局總裁方舜文表示,未來數年,全球企業將聚焦中國內地如粵港澳大灣區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機遇。
  • 大會請來年輕企業家及得獎初創企業,暢談創業故事。

Article Topics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香港37021
大灣區123430
東盟79620
貿發局消息150182

文章主題

金融及投資24665
香港37021
大灣區123430
東盟79620
貿發局消息150182
市場機遇136388
大灣區專頁150836
東盟專頁150834

interest_article

相關文章

2023年3月23日

泰企赴港上市招股融資 走出東盟放眼國際市場

2023年3月20日

律政司率團訪泰促合作 夥貿發局推廣調解服務

2023年3月2日

中國促進亞洲多邊合作 香港推動區內經濟復興

2023年3月1日

貿發局於印尼首辦活動 推廣香港基建助拓商機

Related Events

相關活動

2023年4月19至21日

亞洲授權業會議2023

2023年5月24日

「推動高質量發展 ‧ 香港論壇」廣州

2023年10月26日至11月6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商對易)

2023年10月26至29日

國際環保博覽 2023 (實體展)
活動搜尋

Social Share

關注我們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newpaper-img

訂閱每周電郵通訊

banner-img


本人確定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可將上述資料編入其全部或任何資料庫內作為直接推廣或商貿配對﹝因而可能成為可供本地及/或海外公眾人士使用﹞,以及用於貿發局在私隱政策聲明中所述之其他用途。本人確認已獲得此表格上所述的每一位人士同意及授權,將其個人資料提供予貿發局作此表格提及的用途。


*此選項是按歐盟有關保護個人資料法律的要求而設,對於非歐盟/歐洲經濟區的客戶,請略過此項。

謝謝

感謝閣下訂閱香港貿發局市場資訊。

分享文章

電郵
LINKEDIN
WeChat
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ID: HKTDCofficial

如仍未成為登記用戶,請即登記!

設計「我的資訊」

successfully added on your preferences.